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悦氛围中,安徽省池州市的田间地头、农业场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活力。近年来,当地农业现代化规模逐步成型,新型高科技农业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市场销售领域不断拓展。池州市税务局以“税”为笔,将财税合规作为合规管理重点领域,通过“内部监控+外部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在农业企业依法履行纳税申报义务上精准发力,为企业筑牢涉税风险“防火墙”,让丰收的底色更坚实。
政策先行,让致富步子 “大起来”
“高科技农机产品种类繁多,政策界定极为复杂。一旦对优惠范围的理解出现偏差,享受优惠怕违规、不享受怕吃亏,错失发展机遇,涉税风险犹如高悬之剑,始终令人忧心。” 池州市锦恒农机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艳明坦言。
作为主营农业机械的重点企业,该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无人机农药喷洒装置等高科技农机产品,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注入了科技动力,显著提升了农业产值。然而,新型农机产品销售在增值税申报征缴范畴上的界定,却成了王艳明心中的一块巨石。
针对企业诉求,池州市税务部门迅速安排风险应对小组深入核查企业申报记录,细致梳理经营台账,精准研判政策适用边界,为企业清晰明确新型农机产品的减免范围。同时,逐类为设备解读“减免条件”,并严格核实政策依据,确保企业在完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享受优惠。如今,锦恒农机依法享受增值税减免近10万元,2025年上半年新型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37.1%。
精准监控,让增收效益“多起来”
“一直没注意过这个问题,这下经过你们指正,我们也安心了。” 池州市嘉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宋少先长舒一口气。该企业下设多个分支机构且独立经营,因缺少统一财务管理,税务人员在对其进行申报数据分析时发现,其存在分支机构经营情况未并入总机构汇总计算的问题。
依托税收大数据风险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后,税务部门随即启动核查程序,为企业开展“问题体检”,通过源头梳理、核实疑点、查漏补缺三方面,详细列出“涉税清单”,让申报漏洞无处“遁形”。
为彻底解决问题,池州市税务部门为企业建立“一企一策”专人台账,通过设立税收小课堂为企业“开小灶”,课后定期“上门家访”,重点解读农产品销售免税、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等政策的适用条件与申报规范,从根源上防止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再次陷入合规困境。
查漏补缺,让产业经济 “活起来”
走进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的忠友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一排排厌氧储存罐正高效处理秸秆产生沼气,在丰收季里为循环农业添能蓄势。该公司利用秸秆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年处理秸秆量达3000吨,产出沼气30万立方米,既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又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但长期运营中,因企业对厂区土地产权归属存在异议,一直未正常申报耕地占用税,导致在后续扩产时束手束脚。
针对这一问题,池州市贵池区税务局会同秋江街道办事处组建专项小组,现场核查企业土地使用情况。通过多方查阅土地权属档案资料,详细为企业讲解耕地占用税缴纳主体、缴纳依据以及申报流程、计算方式和相关要求,协助企业顺利完成了耕地占用税的补充申报工作。
落实属地责任制、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池州市税务部门深化部门协同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通过“数据预警—部门联动—依法确权—规范申报”全流程衔接,实现税收监管从“发现问题”到“彻底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企业合规经营解除了后顾之忧。
合规经营从来不是企业的 “选修课”,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 “必修课”。下一步,池州市税务局将持续深化税收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农企业税收监管机制,优化“政策精准推送—数据动态监控—风险依法处置”全链条管理体系,确保政策公平落地、风险依法化解,以税护航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在丰收的道路上稳步迈向新高度。(李木子 张冬冬)
(央广网 2025年9月25日发稿,贵池区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