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智慧管理拧紧“水龙头”
发布时间 : 2025- 09- 24   09 : 03 来源 : 安徽日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王永 丁雨

“以往人工排查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疏漏。如今借助‘数智联查’平台整合金三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疑点企业无所遁形。”近日,记者在宿州市税务局采访时,该局财产和行为税科负责人张孝友指着系统界面详细介绍。

 今年8月,宿州市税务和水利部门在比对企业销售收入与用水量时,发现一家食品公司的“吨产值耗水量”远低于行业均值。经调查,该公司采用“明用自来水,暗采地下水”的隐蔽手段偷逃税款。最终,该公司补缴了税款。“目前,我们已将这类主耗水企业纳入常态化监管,实施动态复查,严防虚假整改。”张孝友说。

 去年12月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旨在通过税收杠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然而,在实际征管中,“取水隐蔽难发现、用水量核定缺依据”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水资源税出现漏征漏管、申报不足的情况。

 为精准掌握税源信息、准确核定用水量,宿州市以“破盲区、堵漏洞、优服务”为主线开展专项治理,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市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市供水公司,高效推进摸排工作。

 通过打通多部门信息共享通道,相关部门调取了全市3万余户洗车、洗浴、混凝土加工、加油站等用水场所的数据,先依据供水记录筛查未使用城镇公共供水的潜在风险户,再逐户走访、建立台账,成功破解“监管难触达”难题。今年以来,该市完成207户高风险场所排查,累计发现水资源税少申报户29户、漏征漏管户54户,筑牢了税收征管防线。

 在政府引导下,宿州市12家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均建立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近期大力开展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用水效率显著提升,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安徽永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还成功获批宿州市2025年首笔“节水贷”189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合规需求,宿州市税务、水利、供水部门开展取用水合法合规化帮扶工作,为未覆盖城镇公共供水的园区企业进行取水许可及水权交易办理指导,帮助其合法用水;建立“封井接水”快速响应机制,在洗车、洗浴、加油站等行业开展“封旧井、通新管”作业时,确保监管不断档、经营不影响。

 “我们厂刚建成,生产线都调试好了,就怕办取水许可耽误开工,没想到职能部门的同志主动上门,全程帮办,3天就把证送来了。”安徽龙海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敬手持《取水许可证》说,现在车间生产和员工食堂用水都合规了,能一门心思搞生产了。

 “水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持续完善节水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企业把握政策机遇,通过节水技术改造提升用水效能。”埇桥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