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在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的智能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采矿作业、环境监测、能耗管理等各项数据。“‘绿色开采、智能管控’是我们矿山发展的新航标。”企业负责人李卫诚指着屏幕,向前来走访的铜陵市郊区税务局“绿税助企”服务团队介绍,“这套集成了智能采矿系统、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平台的生产中枢,让矿山的‘绿色脉搏’清晰可见。”
焦冲矿业所在的矿区,曾经裸露的山体如今正被层层新绿覆盖,复垦区里苗木生机盎然,全封闭的运输廊道如长龙般穿梭于山间,有效隔绝了扬尘与噪音。去年底,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新一批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回顾转型之路,李卫诚感触颇深:“从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传统矿企,到跻身省级绿色矿山行列,我们深切体会到,绿色税制释放的政策红利和税务部门精准滴灌的服务,是推动我们‘绿色转身’不可或缺的动力。”
合规经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石。李卫诚坦言,资源型企业转型面临诸多挑战,环保合规与成本控制是两大关键。“郊区税务局总是想在前、做在先,定期上门‘把脉问诊’,不仅帮我们梳理适用的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税减免等优惠政策,还提前预警潜在的涉税风险点。在他们的专业辅导下,公司坚定了走绿色化、智能化路线的决心,正全力推进尾矿砂高值化利用项目生产线升级改造。”
资源消耗大、环境扰动强曾是矿业发展的沉疴。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税法、资源税法等绿色税收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一套覆盖资源开采、生产消耗、污染排放全链条的“多税共治”绿色税收调节机制日趋成熟。铜陵市郊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矿山企业“一对一”讲政策、“手把手”教核算,引导企业从“被动守法”转向“主动治污”,精打细算“绿色效益账”。
在绿色税收政策的正向激励和税务部门的持续引导下,焦冲矿业紧跟当前发展形势,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在选厂、矿山进行采选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攻关及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复杂难选矿石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依托智能化集中管控平台对井下排水、通风、人员定位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同时,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及治理工程,对开采完毕的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治理;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于2025年投入800多万元对尾矿库进行闭库销号治理。
“税收政策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心剂’,我们也将诚信纳税视为对绿色发展最好的回馈。”企业财务负责人余林介绍,“在税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企业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仅去年一年,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减免及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征等税费优惠近32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事实证明,向‘绿’而行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锻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的双提升。”
铜陵市郊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中胜表示,将持续深化绿色税收政策的宣传辅导和落实,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调节作用,精准对接像焦冲矿业这样有转型意愿的企业,提供个性化、全周期的税费服务,助力更多矿山企业提升“含绿量”与“含金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2025年07月30日 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