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市,一场以青年为主体的创业新潮正在悄然兴起。在政策红利与税费服务的双重护航下,大批青年扎根乡土,用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在乡村田野书写青春篇章。
税惠助推科技渔业发展添力
在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华家湖社区的安徽锦艺水产智能养殖基地,5000平方米的智能生态精养池里,恒温系统正为锦鲤撑起一片清凉。这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青年团队,不仅用科技创新打破了国外锦鲤种源垄断,更在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下,让“中国锦鲤”游向了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更广阔的市场。
“从自主研发现代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到建立完整的种质资源库,每一步创新都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流。”团队成员吴娟介绍,创业初期,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辅导涉农和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减免,为技术攻关减轻了资金压力。如今,基地已选育出20个观赏鱼品种,通过“云赏鲤”新媒体模式传播锦鲤文化,销售额稳定增长,同时还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服务护航“互联网+”业态成长
“从3000万元投资到年订单量突破50万件,税务部门的‘全程陪伴式’服务让我们轻装上阵。”在烈山镇土型社区,淮北洁风清洗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磊看着手机上实时更新的订单数据,难掩喜悦。这家由1993年出生的青年创办的企业,凭借“互联网+智能洗涤”模式,服务范围已覆盖苏浙沪。
为支持企业拓展线上业务,烈山区税务局组建“青年创业服务专班”,针对企业与美团、抖音等平台合作的特点,定制“线上交易税收指引”,帮助企业规范财务核算。“从线上订单开票到跨省业务涉税处理,税务人员随问随答,让我们能专注于提升服务效率。”张磊说,便捷的办税服务让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2024年员工人均年收入大幅提高。
政策聚合加快青年创业步伐
“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帮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更让企业有了扩大规模的底气。”这是烈山区众多返乡创业青年的共同感受。据悉,为有效支持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淮北市烈山区税务局开展“政策进企”活动,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锁定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的万嘉禽业负责人张梓萌、创办雅恩餐饮的淮北市烈山区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张坤等10余家重点青年创业群体,通过微信群推送、互动平台、上门走访、纳税人学堂等“靶向+打包”的方式,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做到让政策“找准人”。同时,积极对接辖区人社、团委等部门,多方协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税政校合作机制,联合开展“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宣讲活动,帮助大学生群体上好“创业第一课”。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与税务精准服务的加持下,扎根烈山,用创新思维激活乡土资源,绘就烈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