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辉 李文静 记者 何雪峰
在宿州市政务中心办税服务大厅里,宿州市第十一中学“法治星火社团”的学生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税务人员进行业务操作。当税务工作人员将一张发票递到13岁的吴诗雅手中,她兴奋地说:“原来我们买文具时,商店是要给我们开发票的呀!”这个新“发现”,正是宿州税务部门精心打造的暑期“税收探索”研学专线带来的生动回应。
今年暑期,将税法普及、税收知识传输、沉浸式办税体验深度嵌入青少年研学旅程,已成为宿州多地假期研学项目的“新标配”。青少年研学不再仅是山水人文,也走进了一个由税收知识构筑的新世界。
税旅相融,边走边学
“同学们,这座博物馆的修建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税收。是千千万万纳税人的默默付出,支撑起这座文明的殿堂。”在宿州市埇桥区税务部门与市博物馆联合开发的“税收寻宝”线路中,讲解员在青铜器展柜前的讲解,让税收看得见摸得着。
宿州税务部门联合专业研学机构,将税法知识巧妙地融入行程。业务骨干化身“研学顾问”,精心设计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税收观察点”——从模拟办税操作,到了解一张发票的流转过程,复杂的税收知识被拆解为看得懂、认得清、摸得着的环节。
在砀山第一小学研学营的“小小税官体验日”,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从企业登记到纳税申报的全流程。“税”字变得更具象,成了他们能感受到的社会运转的一部分。
在全省首家税收法治主题公园,宿州税务部门与研学机构联手以“研学点单、税务上菜”的模式,推出“税法智慧大闯关”游戏项目,孩子们在趣味答题与情景解密中,明白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知识在体验中加深,责任在参与中萌芽。
税校协同,课堂延伸
一次研学结束,税收教育并未停止,而是在校园里继续深入。税务部门与教育系统紧密合作,把研学中激发的兴趣,转化为校内持续学习的动力。
宿州市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联合多所小学,一起学习《小学生税收知识读本》,并编制配套实践课程。学生们把研学中收集的票据带进课堂,当起“小分析师”,探究票面信息,讨论税款如何用于教育、医疗、基建等民生领域。该局组建的“税务讲师团”定期走进校园,用鲜活的案例讲述税法故事;学校教师则参与“税务开放日”,把见闻变成生动的课堂素材,实现双向教育。
在泗县长沟镇中心学校,暑期税务研学的成果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一场名为“税润童心绘未来”的主题绘画活动正在进行。在青年税务干部和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对“税收”的理解——或是一条由税款建成的高铁线路,或是兴农惠民的田野。泗县长沟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负责人张久久表示:“税收连接着国家发展与百姓生活,将税收探索纳入研学,让活动更有社会意义和新内涵。未来,‘税收探索’肯定是我们研学线路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多点联动,普法延伸
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各类暑期兴趣班……这些青少年聚集的场所,正成为延伸税收研学、普及法治精神的“小课堂”。
在泗县运河博物馆设置的“暑期税法角”,税务干部定期开设生动有趣的“微课堂”,借助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和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税收的意义和价值。
宿州市埇桥区清美书法美术暑期班则另辟蹊径,把“税收为民”“诚信纳税”等理念融入习字内容。孩子们在习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法治文化的熏陶。
灵璧县实验小学学生韩沐妍在参加完暑期首期税收研学活动后,在日记中写道:“过去,税收对我来说只是课本上的词。研学让我明白,它不仅是爸妈工资单上的数字,更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