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是衡量纳税人诚信纳税的“金指标”。近年来,池州税务部门通过信用修复+合规辅导、一户一策等举措,助力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让诚信纳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2024年全市A级纳税人3622户,同比增长48.75%,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竞标、融资、合作的“金色名片”。
连续十年获评A级彰显企业担当
“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有喜悦,但并不意外。”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首席合规官王俊林得知企业连续第十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评价后很淡定地表示,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依法纳税是企业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据了解,铜冠铜箔集团专门在财务部设有税务管理岗,还会定期组织一些涉税业务培训,提升员工税务合规意识和业务水平。此外,集团还聘有专业税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提供税务筹划、风险评估等服务,确保集团税务处理合法合规。
不只是国有企业,有着“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民营企业——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样重视企业税务合规。“我们借助ERP平台,建立了‘业务、财务、税务’联动的数字化风控体系,确保每笔业务均可追溯、每项纳税义务精准履行。”财务总监宋劲松认为,合规经营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影响着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社会形象、财务稳定等各个方面。
“连续十年获得纳税信用A级评价,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和认可。”宋劲松感触颇深。
信用修复帮助企业守住A级
“真没想到我们今年还能评上A级。”看到税务部门发布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安徽九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王莉娜颇感意外。
原来,九华新材料去年有逾期申报记录,本以为今年很难获评A级,没想到系统可以“自检测、自适应”,在规定期限内补申报,可自动往回修复部分指标扣分,最终只扣除9分。由于企业之前连续9年纳税信用等级均为A级,今年起评分为99分,故今年最终评分90分险险保住A级纳税人称号。
“这次评价真可谓一波三折,但是整个信用修复过程完全不需要我们做什么,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税务部门的服务真是越来越智能化。”王莉娜笑言,“如果不是之前逐年积累的良好信用,我们今年就拿不到A级,‘纳税信用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这句话在此刻具象化了。”
同样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还有青阳县华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明,他感慨道:“信用等级修复后,我们顺利中标4000万元的重点建设项目,诚信纳税带来的红利实实在在!”
原来,华宸建筑已经连续3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但不久前,青阳县税务局陵阳税务分局通过税收大数据筛查发现,华宸建筑因承接贵池区项目时未及时申报建筑扬尘环保税,导致2024年纳税信用等级降至B级。
“信用等级直接影响招投标资质,发现问题后我们心急如焚。”华宸建筑财务负责人阮慧坦言。当地税务部门主动异地调查核实,仅用5个工作日便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税务部门不仅解决问题,还指导我们建立申报清单提醒机制,避免再出疏漏。”张国明说,“我们有信心将A级纳税人的金字招牌保持下去。”
痛失A级让企业重视税务合规
对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来说,“B级”纳税信用评价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据悉,该企业因逾期填报财务报表和未及时解缴代扣代收的个人所得税,在纳税信用评价时被扣分。企业在向税务部门申请复核时被告知,因纳税人原因逾期导致的扣分不能调整信用等级。
“B级纳税信用肯定会影响我们参加投标、向银行融资贷款等方面,企业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也是一次警示,让我们更加重视税务合规。”在懊悔之余,企业财务经理王凤霞也清醒地认识到,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在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方面会更加努力,我们有信心明年和以后的每一年都拿‘A’!”王凤霞语气坚定。
“纳税信用评价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池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戴长胜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税务部门将始终秉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的原则开展纳税信用评价,持续探索创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徐华琴 石亦谌)
(人民网 2025年6月18日发稿,开发区局主办、青阳县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