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带着政策上门,当场帮我们算出6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这笔‘真金白银’将直接推动企业智能生产线改造。”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杭志强的感慨,折射出芜湖市鸠江区税务局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的精准效能。
今年2月以来,该局创新组建“税速递”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税企面对面”红利推送、问需解难专项行动。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累计解决市场主体涉税难题160余件,推动税费优惠政策从“纸上”精准落袋“账上”。
税惠上门,精准滴灌助创新
针对辖区内智制和科创企业集聚的产业特征,“税速递” 团队带着定制化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大礼包”走进56家重点企业。在大卓智能的生产车间,团队成员针对其正在攻关的车辆智能感知系统研发项目,现场演示“智汇享”智能测算平台,通过导入研发支出明细,实时生成加计扣除金额。
“过去算不清研发账,现在税务部门手把手教我们建立辅助账,让每笔投入都能精准转化为税惠红利。”杭志强的账本显示,这笔600万元的税惠“红包”将全部投入智能生产线改造,预计年底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产品不良率下降15%。
跨区服务,一户一策解企忧
在跨区域经营企业服务领域,鸠江区税务局同样展现出精准服务的“绣花功夫”。“税务部门不仅上门送政策,还针对企业在山东的省外业务,量身定制《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模板。”芜湖同恒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贺金彪介绍道。
针对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企业的办税痛点,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初步筛查出107户跨区经营企业,逐户建立包含经营区域、业务类型、办税频次的“需求画像”,定制包含跨省预缴流程指引、区域性政策差异对比等5类高频事项的“一企一策”服务包,特别制作《跨区域涉税事项操作指南》可视化手册,将操作分解为18个示意图。“在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下,我们从提交跨区域涉税报告到完成审核,全程只用了2小时。”贺金彪展现着办理记录。
信用预警,风险闭环促发展
在护航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的同时,该局更着眼于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用生态”。在芜湖杨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税企面对面”现场,“税速递”团队精准识别出企业“发票超期未认证”“连续两个月增值税零申报”两项信用风险点,当即指导企业建立发票管理台账和纳税申报内控机制。
“税务部门就像‘信用管家’,不仅及时预警风险,还帮我们制定整改路线。”企业财务负责人周银平展示的调整台账背后,是企业凭借良好信用在整改后成功承接2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践成果。
数据显示,2025年2月至今,鸠江区税务局依托“税企面对面”活动累计开展实地走访服务326次,覆盖重点税源企业62户次、中小微企业95户次、新办企业21户次。通过为企业建立包含政策适配清单、风险预警记录、成长需求档案的“一户一策”电子档案,将企业问题解决率提升至98.7%。
“我们正着力构建政策精准推送、需求动态捕捉、服务持续升级的闭环服务体系。”该局负责人表示,新组建的“税收分析员”团队已启动首批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将通过对税收数据等多维分析,推动服务从“普惠式”向“滴灌式”升级,让税收赋能真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