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埇桥区探索社保费争议解决新模式
发布时间 : 2025- 04- 07   08 : 50 来源 : 安徽日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通讯员 王永 宿芮茵 记者 何雪峰)在基层乡镇街道,由于政策理解差异、缴费意识不强等因素,社保费征缴争议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社保基金正常运作,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今年以来,宿州市埇桥区税务局通过优化社保费申报缴纳流程,探索高质效解决社保费争议。

聚力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头雁”作用

埇桥区税务局积极探索将“枫桥经验”创新运用到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置领域,在全区挂牌成立40家社会保险费征缴应急处理中心。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担任外部自然人社保费网格长,同时对应急处理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成立以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任组长,税务、人社、医保、财政、信访、法院、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辖区税务分局党支部书记兼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作用。

各税务分局成立税费争议调解室,优选党性强、业务好的党员担任调解员,将缴费人诉求作为“送上门”的调查研究,用真情服务群众,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针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低收入家庭)采取灵活措施,确保社保权益不受损。

在乡镇街道调解中心设置“党员服务窗口”,直接面对群众,提供社保政策咨询、缴费指导及争议初调等“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问题有处问、有人管,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党建+社保服务”模式,4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调解工作,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功调解1000余起社保费征缴争议案件,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调解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为社保费征缴打下了良好基础。

聚力综合治理,推动争议处理网络下沉

埇桥区税务局将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理纳入地方综合治理体系,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党建活动阵地,推动征缴争议处理网络下沉,把社保费争议化解的“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自然人社保费网格体系,快速就地解决缴费人合理诉求,实现“社会保险费争议就地解决”,切实解决征缴服务中的疑难问题,维护缴费人合法权益、提升缴费人满意度。

该局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整合人社、医保、司法、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组织合力,确保调解工作有方向、有力度。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每格配备调解员,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精准服务,将社保政策宣传、咨询服务与矛盾排查前置,实现社保费征缴信息的快速收集与反馈,确保争议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该局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拓宽反馈渠道,设立社保费征缴咨询专窗45个、开通24小时在线答疑平台,不定期举办社保费政策宣讲活动10余次,增强公众对社保政策的理解,群众对社保费征缴工作的支持度明显提高。

聚力高效解纷,协同化解社保费争议

埇桥区税务局联合区人社、医保部门在埇桥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同搭建社保费征缴“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暨社保费征缴争议调解中心。该专区按照“首接负责、内部流转、闭环处理、限时办结”的方式,根据缴费人诉求内容,实施分类管理、分级处理。对缴费人反映的日常咨询、争议事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由调解中心现场组织三部门会商办理,能够当场答复办结的做到当场办结;对复杂疑难争议事项,由首接窗口人员填写传递《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诉求调解登记表》,专班召集相关部门集体会商处理,实行限时办结;对专班不能处理的重大疑难争议,提交区征缴争议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协商解决,重大问题报区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会办解决,所有事项实行统一答复,并按月汇总填写《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诉求调解工作台账》。

此外,埇桥区税务局还积极推动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吸纳法律专家、社会工作者、企业代表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入调解队伍,同时引入农村、社区五老乡贤协助化解社保费争议,形成多方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以纳税人和缴费人的满意度为标尺,提升服务效能、赢得群众信任,不断夯实基层社保费征缴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