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不负春
发布时间 : 2025- 04- 28   16 : 28 来源 : 新华网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四月的江淮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耕景象。安徽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税惠政策,用服务助农、政策惠农、科技兴农,助力涉农企业合规经营,为春耕盛景提供坚强保障和支撑。

春耕一线的“涉农服务队”

“我们是省内首个水稻无人智慧农场,依靠大数据,基地平均每亩1300斤芜湖大米的‘硬核’产量,高出全市平均产量100余斤。”中科感知无人化智慧农场负责人王键表示,这多亏了“税护粮安”服务联盟的合规引导,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发展生产。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等部门组建“税护粮安”服务联盟,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并定期开展联合培训、送政上门等活动,详细解读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辅导企业规范财务核算与纳税申报,量身定制《涉农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清单》,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王键表示,在服务联盟团队的帮助下,2024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6274万元,这笔资金投入智慧种植研究后,实现大米亩均增产128斤、单产提高14.3%。

安徽各地税务部门成立春耕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涉农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泾县税务局针对乡镇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政策礼包+开票辅导+风险提醒”三位一体服务。铜陵市税务局开展“网格化”政策宣传辅导,打造“春风惠农”服务品牌,为辖区涉农企业建立成长档案。

在田野上撒播“诚信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走进安徽省濉溪县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运用大型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一派繁忙景象。

“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超介绍,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诚信纳税、守法经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育种技术研发,同时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致力于推动生物育种向产业化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农资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要素,其稳定供应对保障丰收意义重大。作为深耕农资领域11年的老牌经销商,广德市先雨农业有限公司已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

“去年春耕旺季采购量激增,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吃紧,传统融资渠道流程慢、要求高,眼看即将错过农资备货黄金期。”广德市先雨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有传锋说道,“作为‘3连A’企业,税务部门主动对接我们的需求,帮助我们向银行提交‘银税互动’贷款申请,让我们及时备足了质优价廉的春耕物资。”

黑土地上的“数字犁铧”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在低空载货、植保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步走向规模化和商业化。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北斗导航”成为今年农业春耕科技新亮点。

在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河口村,正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正东站在育秧田的田埂上,注视着田间,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春耕的新“利器”。去年,郭正东给插秧机加装了“北斗导航”全自动无人驾驶设备,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郭正东表示,在税惠政策的助力下,合作社有更多资金投入智能设备更新中,将最新的自动播种设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农业技术应用到农田管理,不断完善“无人农场”建设。

在现代化装备和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春耕春管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更加专业和轻松。在中联重科峨桥无人智慧稻田里,一台高约2.3米的物联网设备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智能化虫情测报灯,能自动测算并上传病虫害的数量、种类等数据,再通过AI算法分析灾害发生及危害程度。”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副经理杨贵杰介绍,公司得以专注数字化农田研究,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我们用智慧农业大脑防治虫害,税务部门用智慧监管体系为我们化解风险。

下一步,安徽省税务部门将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智能“画像”,对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进行全面扫描分析,智能识别潜在风险点,助力涉农企业在合规经营中发展壮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