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央广网)贵池:税务助力“非遗”产业换新赋能
发布时间 : 2025- 04- 27   16 : 46 来源 : 池州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一座以千年傩文化为魂的文旅小镇——傩仙镇,自开园以来便成为安徽池州大地上的“文化新地标”。青砖黛瓦间,傩戏面具闪烁着非遗的璀璨光芒;石板街巷里,手作工坊与特色民宿客流如织。这方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税务部门正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税动力”。

政策赋能,千年傩戏异彩纷呈

傩仙镇的核心是池州傩戏,而池州傩戏的传承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蓬勃成长。小镇内,30余家傩戏表演团队、手工艺品作坊及文旅小微企业,在税收政策的“精准滴灌”下轻装上阵。

“今年我们团队已演出超200场,门票收入加上文创产品销售,本以为税收负担会很重,没想到税务部门主动送来‘政策大礼包’,光今年就为我们节省了近18万元。”荣获傩仙镇首届“傩王”称号的王国胜感慨道。

傩戏表演(九华天池景区 摄)

傩文化不仅是池州傩戏传承人一场场演绎出来的文化传承,也成为他们就业致富的“法宝”。“生意越好越要把账算明白,合规经营既能享优惠,又能让管理更规范!省下的资金,被用于购置新戏服、培养年轻传承人,让古老傩戏在创新编排中焕发生机。”王国胜对池州傩戏的未来充满信心。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政策辅导(张冬冬 摄)

针对傩仙镇“非遗”产业特点,税务部门梳理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开展“问需制+标签化”政策辅导,助力“非遗”企业经营日益规范,业务发展蒸蒸日上。

服务升级,“非遗”产业破圈出新

走进傩仙镇“非遗工坊”,非遗手工艺人张国华正通过电子税务局APP 在线开具数电发票,“以前每月跑办税厅领票,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搞定,游客现场开票更方便,生意也跟着好了!”

“好产品”需要“好服务”来焕发新动能。针对傩仙镇民宿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税务部门紧扣“文旅+乡村振兴”主线,落实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等政策,助力“傩仙黄精”“傩面木雕”等特色产品打响品牌,带动就业近100人,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文旅饭碗”。

此外,针对景区商户营业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当地税务部门利用“站点”打卡模式,设置“寻傩话税”“税润非遗”移动服务站,创新网格服务模式,将全镇商户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开票、申报等问题。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用心保护,时代传承。”贵池区税务局主要负责人陈莎娜表示,税务部门将把好政策、好服务及时送到“非遗”企业手上,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当古老傩戏遇上现代税务,当非遗传承对接乡村振兴,傩仙镇的蜕变,正是“税力量”护航文化自信的生动缩影。从政策宣传到风险防控,从答疑解惑到长效服务,贵池区税务局以“春风化雨”的姿态,让这座傩文化小镇正以更轻盈的姿态,在文旅融合的新征程上踏歌而行,续写“傩韵流芳”的时代新篇。(张冬冬 龚强 王欣怡)

(央广网2025年4月25日刊发,贵池区局主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