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宣城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托八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联合当地公安、海关等多部门成功破获一起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经查,广德顺章竹制品有限公司通过低值高报及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540.27万元。
前期,该市税务局稽查局为搜寻涉税线索主动走访外部门,发现广德顺章竹制品有限公司涉嫌通过地下钱庄购买外汇。为何一户出口企业需要通过地下钱庄购买外汇,是否涉嫌骗取出口退税?为查清事情真相,检查人员首先查询企业近几年申报及开票情况,发现该公司仅仅出口一次性竹筷,从产品上看溢价空间小,但出口申报价格却异常的高,2018-2023年出口销售额达到7577.23万元,与该公司产能完全不能匹配。这一系列的反常现象,给企业的出口业务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带着种种疑问,检查组对该公司实地检查,发现企业车间生产正常,仓库有序摆放着收购来的毛竹、半成品竹筷条丝和包装好的竹筷子,俨然是一副正常生产经营的模样。然而在调取企业出口备案单证过程中,检查组发现根据海关报关单出口报关金额及数量,换算后的出口竹筷平均销售单价达0.118元/双,而国内市场生产的一次性竹筷销售价一般在0.025-0.045元之间。为何该公司的竹筷溢价如此之高?对于该情况,公司负责人解释是因为该公司台湾客户对竹筷质量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导致的。
检查人员没有放过疑点,继续对企业电子数据进一步细致排查,最终在一份不起眼的调价通知单上撩开了掩盖真相的面纱。该调价通知单中的价格以及该企业18份电子发货单中每双竹筷单价,与检查组了解的市场价格行情相符,但是该公司实际出口退税申报价格却远远高于此调价通知,此项证据及后续调查取证都表明企业存在通过“低值高报”出口商品一次性竹筷虚增出口收入的事实。
随着检查和取证的继续深入,该企业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资金回流闭环的真相浮出了水面:企业通过“低值高报”虚增出口收入,完成结汇后通过对公账户以毛竹收购款名义支付给上游原材料投售人,最终通过投售人账户资金回流给地下钱庄掌控的个人账户。
在一系列证据面前,公司负责人承认了低值高报、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事实。确认了该企业虚增农产品收购金额4986.25万元,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540.27万元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税务总局宣城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追缴骗取出口退税540.27万元,并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
目前,广德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主犯袁顺章、刘军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分别被判处7年、5年4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合计6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