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退休后,他走上国学讲堂
发布时间 : 2025- 03- 10   10 : 47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康锐 袁玮 本报记者 燕烁烁)“家庭教育千头万绪,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重要。”前不久,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訾营社区“智慧家长”公益课堂上,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颍州区税务局退休干部张永兴从《道德经》切入,讲家庭、家教、家风如何辩证统一,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参与。

自2016年退休以来,这样的公益讲座,张永兴已经主讲了300多场。他擅长从小故事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解正己育人的道理。

年轻时的张永兴就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从《道德经》中读出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能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还注重学习其中的优秀思想,比如修身养性、以民为本的理念。他把这些思想融入工作和生活中,提醒自己脚踏实地、服务群众。

“起初,我只是自己学,学着学着就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用起来、讲出去。”张永兴说,他刚进入税务部门时就尝试把对《道德经》的理解运用到工作中。作为税收专管员,有时他会向纳税人讲解“鱼不可脱于渊”的道理,让纳税人了解税收是国家运行的基础,如同水对于鱼一样不可或缺。担任稽查队队长时,张永兴严格执法,还经常用传统国学的道理,倡导廉洁执法,绝不能以权敛财。走上区局领导岗位后,张永兴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自勉,严管厚爱带好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年来,张永兴因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16年张永兴退休后,经常有学校邀请他为学生宣讲,也有街道社区邀请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家庭教育。从那时起,讲堂就成为他退休后新的“主战场”。

“塑造儿童道德习惯,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张永兴认为,《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论述,家庭教育应当“遵道”而“重德”。于是,他以老子的思想和智慧为基础,将原本高深晦涩的经典国粹转化为老少群体都能理解的浅显知识,向家长和孩子宣讲和睦相处的理念和方法,相继编写并出版发行了《诗解老子道德经》《老子的家教智慧》《道德经点津》等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退休以来,张永兴已累计举办或参与主讲公益讲座超过300场次,听众超过5万人次;累计向各类学校、社区、特殊家庭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捐赠书籍超过2万册。

这些年来,倾心授课、笔耕不辍的张永兴,凭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先后获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家长学校家教讲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国学讲师、阜阳市社科名家宣讲团成员等资质资格。(2025年3月10日 B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