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仇堃 刘文竹 本报记者 燕烁烁)日前,2024安徽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名单发布。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城镇新增就业75.95万人,同比增长5.17%,其中安徽民营经济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前100名民营企业吸纳26万多人高质量就业。
为更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吸纳人才就业,安徽省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高效解决人才和企业税费政策服务诉求,厚植创新创业热土,推动实现人才与安徽的双向奔赴。
促进产业发展,打造更多就业增长点
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
安徽省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税费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打造更多就业增长点。位列2024安徽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名单榜第二位的,是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2024年,公司中高端人才需求较大。当地税务部门及时帮助企业适用税费政策,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磁吸”优秀人才。
“去年我们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28亿元,节省下来的税款成为公司填补人才拼图、加码研发创新的强力支撑。”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志华说,税务干部还以入企、网办等方式帮助公司1.1万名员工快捷完成个人所得税汇算,加速政策红利精准落入人才“口袋”。
黄山菲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也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吸纳更多就业。前段时间,公司财务负责人裘金莲收到税务部门发来的提醒短信,告知公司未申请享受招用建档立卡贫困(脱贫)人口税费优惠。
原来,该公司招录了近百名重点群体人员,但只申报享受了招用退役士兵和失业人员的税费优惠,对招用员工是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脱贫)人口无法作出准确判断。
了解情况后,黄山风景区税务局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局,比对出该公司共招用相关人员29名,又辅导公司进行信息采集,申报减免税费22.43万元。“我们后续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裘金莲说。
主动靠前服务,建设“养人”之地
要想让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留得久,“养人”的环境是关键。
2016年以来,安徽先后印发3个人才“30条”,形成了“编制周转池”、引才评价绿色通道等制度创新成果。合肥市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量身定制”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首次购房享受30万元—150万元购房补贴;铜陵市专门出台“产业人才8条”,重点吸引当地急需的新兴产业人才;芜湖市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对重点人才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来到马鞍山后,我成功入选‘龙马’工程,获得多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安徽,我来对了!”谈及安徽的人才支持政策,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专家刘博超说。
对人才提出的涉税服务诉求,税务部门积极回应,依法依规高效解决。“龙马”工程是马鞍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根据人才层次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刘博超介绍,目前他主持的科研项目经费全部可以在税前加计扣除,税务部门主动辅导他做好纳税申报,让他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防止出现纳税风险。
近年来,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安徽选手创造了新历史,青年人才在技能赛道绽放出了新光彩。2024年10月29日,来自宿州的李子慧、吴宇腾、庞家科代表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夺下高职组食品药品与粮食赛道铜奖,获得奖励20万元。当地税务部门联系获奖选手,告知部分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并协助办理免税手续。
进高校讲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实施稳就业提质扩量服务“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新增高校毕业生在皖就业150万人,省内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75%左右。
为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质扩量,今年寒假前夕,安徽省税务部门联合各大院校开展政策宣讲,为大学生创业就业铺设“快车道”。
在芜湖市镜湖区,税务部门组织开展了“创业·镜行时——人生路上的第一节税务课”主题论坛活动,现场解读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的‘创业第一课’干货多,让我全面了解了国家支持就业创业的税费支持政策。”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汪同学说。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是由清华大学、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共建的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直接孵化企业15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沃土。前不久,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在学校开展了就业专场税费政策宣讲会。税务干部介绍了重点群体就业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汇算操作方式等内容,得到了研究院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阜阳市,税务部门联合阜阳师范大学等3所学校设立“税费辅导站”,组织12名辅导员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政策解读“微课堂”、企业开办“沉浸式”体验课等活动,税校联手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
“聚焦毕业生创业就业需求,我们将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主动为高校毕业生讲政策、送服务,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帮一把、扶一下。”安徽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1月27日,版次: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