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君星)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是了解和掌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近期,全国31个省(区、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记者发现,无论是复盘2024年“成绩单”,还是绘制2025年“任务书”,税收都是其中的高频词。
2024“成绩单”,频频提及“税收支持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正是从研发投入端发力的务实举措。近年来该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推动各地研发投入和创新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晒出的2024“成绩单”中,“税收支持科技创新”被频频提及。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预计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超6900亿元”“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国前列”;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说,“省管企业净资产增长8.9%、研发投入增长34.4%”;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2%”“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500亿元,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67%”。
“我们下大力气研发新产品、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底气之一,就是政策红利。”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鹏飞说,2024年沧海核装备预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1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公司新项目推进。
2024年,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力落实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在内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江苏、北京、安徽、四川、辽宁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到,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分别超3000亿元、超1500亿元、超900亿元、超880亿元、超670亿元。
税收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于稳预期稳增长、壮大优势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吉林省2024年省属国有一级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增长、上缴税费均创近5年最好水平;海南省新增涉税经营主体19.5万户、增长22.1%,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纳税人净增长10.5%、税收收入增速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重庆市园区开发区规上制造业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3.2%;湖南省重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税收增速分别高于全省2.2个和3.7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省74.6%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和40%左右的税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新增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组组数据,成为税收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好佐证。
与此同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京津税务同城化更加便民;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办税“晋心登”服务举措得到国务院肯定。
谈及税费服务,安徽省人大代表、泗县洁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洁玲在分组讨论时说:“每到葡萄成熟季节,税务干部携带笔记本电脑走进葡萄种植基地,现场辅导公司办税员在电子税务局上开具免税农产品发票,让我们的财务管理更加合规高效。”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领路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上民表示:“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税务部门持续扩大无纸化申报范围,进一步压缩出口退(免)税平均办理时间,让税费业务办理更加便捷,节省了企业办税缴费的时间成本。”
2025“任务书”,多次提到“税前扣除”“免税店”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任务书”中,就落实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提振消费作出部署,“税前扣除”“免税店”等体现税收的经济撬动作用的内容被多次提到。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曹杰锋表示,税务部门将及时跟进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继续落实落细新购进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政策,并针对发票开具、减免申报和账目处理等事项做好服务,全力助推企业设备更新升级,释放发展潜能。
在提振消费话题中,“免税店”在各地两会上被多次提及。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市内免税店,推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合肥市内免税店建设。
在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行动中,“税”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外贸外资;适应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优化贸易结构。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外贸新业态也被各地列为2025年工作重点内容。比如,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好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优化“班列+保税”等运行模式;广西、上海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展保税物流、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在民生领域,河南、辽宁、西藏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运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绿色发展领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快浅层咸水开发利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聚力打好“绿电牌”,吸引碳关税敏感产业向青海有序梯度转移,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研发经费支出指标,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提出一系列举措。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大研发投入。跟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未来产业创新等科技专项,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燕赵实验室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左右”。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大模型、先进芯片、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实现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
…………
字里行间,折射出税收在提振消费、支持创新等方面的可为空间。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广受代表委员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明确部署。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将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全面深化零基预算和绩效管理改革,抓好国家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省以下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江西省人大代表、景德镇市昌江区区长伊文斌表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将产生积极作用:一是增加地方政府的稳定税收来源,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二是促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和改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进一步发挥消费税对特定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吴红卫说,推动企业养成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税费征管。他建议,引导企业完善内部财税审查制度,做到数据真实、申报规范。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封关运作后的一些政策还需要考虑适应性的问题。比如,海南自贸港在税制设计的时候,应着眼全局,跨税种综合考虑,广泛征求企业、专家乃至社会的意见,真正用好、用足政策。”海南省政协委员、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马波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有的自贸港政策在顶层设计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依法治税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石。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明表示,增值税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不仅标志着增值税制度迈入法治化新阶段,也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网红经济成为近年来的新兴经济形态。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坪山区税务局督办叶丽燕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法规,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MCN)相关业务活动的标准和责任,同时加大日常巡查整治力度,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罚,维护公平公正的经济税收秩序。
规范非税收入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熙提出修订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政策、规范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两项议案。他认为,水利建设基金的计费依据与日常征管现状严重脱节,提请修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办法》,建议将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期限与增值税保持一致。针对城镇垃圾处理费监管缺失、征收难度大等问题,他建议出台征缴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及时解决缴费人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全国两会上,税收仍将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2月11日 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