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安徽歙县:瞻淇鱼灯点亮新春
发布时间 : 2025- 02- 13   08 : 53 来源 :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潘婷婷 刘文竹 潘祯祥)今年春节,安徽黄山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的非遗鱼灯巡游活动连番上演,色彩艳丽、姿态灵动的鱼灯在街头巷尾穿梭游动、上下翻飞,光影交错间尽显中式浪漫,营造出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

每年这个时候,汪观海总是格外忙碌。作为瞻淇鱼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要带着村民们扎制鱼灯,还要上台准备鱼灯表演。“如今我们的鱼灯越来越受欢迎,虽然忙点,但心里高兴。”在瞻淇村的一处祠堂里,汪观海一边说,手里动作却不停,只见他以竹篾绑扎出鱼骨,用白布做装裱,再绘上鱼鳞纹案,手中画笔轻舞,颜料在白布上晕染开来,勾勒出斑斓色彩。

瞻淇鱼灯起源于南宋,形似鲤鱼,寓意年年有余。嬉鱼灯是徽州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春节前后,伴随铿锵有力的鼓点,“瞻淇大鱼”从村中祠堂游出,把幸福吉祥送到家家户户,沿路村民则备好香茗、果盘,点燃红烛、鞭炮,迎接鱼灯的到来。过了正月十五,红鲤鱼摇身一变,披挂青衣成了大青鱼,寓意新一年春耕开启,大地复苏,万物焕发生机。

近年来,随着鱼灯知名度不断扩大,鱼灯研学游、鱼灯展演等业态不断丰富,瞻淇鱼灯“游”出古村,一路北上南下,点亮了北京、上海、杭州等繁华都市。非遗传承人们也在保留传统鱼灯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延伸出多款供游客赏玩的新式灯笼。细看汪观海制作的鱼灯,鱼头醒目处绘有“王”字,鱼头下方荷花绽放,鱼身有祥云环绕,鱼尾处火花四溅,别有趣味,颇受游客欢迎。2024年年初,汪观海注册成立了黄山市观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鱼灯销售、展演和非遗文化研学,去年游客接待量达8000余人次,年收入超10万元。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抖音公益发起的非遗贺新春活动中,徽州鱼灯被作为春节非遗民俗重点推介。春节期间,抖音“遇见千年鱼灯”话题播放量超2.7亿次,瞻淇村接待游客7.3万人次,增长457%。“今年瞻淇鱼灯火爆出圈,公司预计以后每月至少要举办4次展演。”汪观海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引导,税务部门也经常开展涉税辅导,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汪观海介绍,公司一开业,国家税务总局歙县税务局就送来了政策汇编和风险提醒,详细介绍了有关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并围绕正确开具发票、规范成本核算、及时申报纳税等方面作了提醒说明,引导公司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我们公司规模尚小,只有合法合规做好口碑,才能真正立足扎根,让瞻淇鱼灯‘游’得更远更稳。”汪观海语毕,手里的鱼灯也制作完成,他点燃鱼肚内的烛火,举起鱼灯,大步迈向了“一夜鱼龙舞”的新年盛景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