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一线调研|如何破解“甜蜜产业”涉税痛点?
发布时间 : 2025-11-13   09 : 00 来源 : 安徽日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张辉 毛双

“中国梨都”砀山坐拥全球最大连片果园,水果种植与加工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支柱。然而,部分经营者税收知识匮乏、申报开票不规范、政策享受不精准等问题,一度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拦路虎”。

如何破解涉税痛点,为水果产业扫清障碍?砀山县税务部门创新推出“三个三工作法”,以精准化服务、智能化风控、全流程管理为抓手,为农业经营主体筑牢合规经营防线,让税惠红利精准滴灌“甜蜜产业”。

 

 梨农采摘酥梨。  记者 何雪峰 摄

三大模块发力,精准排查风险隐患

“过去人工研判海量数据,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遗漏。现在有了‘火眼金睛’,系统自动预警异常线索,我们针对性核实,工作效率和精准度都大幅提升。”砀山县税务局税政一股股长张永深有感触。

涉农企业兼具传统经营底色与现代发展特征,准确区分农产品“自产”与“外购”,既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的关键,也是防范虚开风险、夯实征管基础的核心。砀山县税务局深度融合税收大数据,搭建“智控塔台”“一户式服务管理机制”“农产品6项数据赋能”三大模块,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风险筛查体系。通过交叉比对企业登记信息、发票流向、人员关联等数据,结合能源消耗、不动产登记、房产税缴纳等信息综合画像,为企业开展“精准体检”,及时发现涉税潜在风险。

近日,“智控塔台”系统发出预警,砀山县一家庭农场开票金额偏高,且发票货物名称包含苹果、梨、草莓等多种非主营或当地当季产品,与普通家庭农场经营特点严重不符。税源管理部门迅速介入核查,调取该农场生产记录、采购合同及资金流水后发现,其向青岛某公司销售的10万元苹果,并非自产自销,而是从其他企业采购后转售,不符合农产品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政策。

面对确凿证据,农场负责人坦言:“当初觉得都是卖水果,开票时没多想,以为能省点税。经税务干部耐心讲解,才明白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差点因贪图小利酿成大错。”最终,该农场依法补缴税款1097.5元,并接受了规范经营指导。

三大指标聚焦,精准引导合规经营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生产经营的合规性往往暗藏在关键指标中。砀山县税务局紧盯“固定资产与收入匹配度”“单位产品能耗”“成本费用率”三大核心风险指标,依托税收大数据设置科学预警阈值,实现经营异常的常态化监控与精准化引导。

“木材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企业,能耗是重要监控标尺。”砀山县税务局风险管理股负责人孟繁程解释,单位产品电费若远低于行业下限,可能存在产能虚报、虚假销售等风险;若远高于行业上限,则可能存在隐匿产量、少计收入等问题。

最近,该县税务部门在风险模型扫描中发现,一家木材加工企业2023年以来电费支出显著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能耗匹配异常。进一步分析显示,该企业进项税额中农产品收购发票占比畸高,且与能耗水平不匹配,存在多抵扣进项税额的重大嫌疑。

税务部门随即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实地核查生产设备、库存及资金往来情况。在证据面前,企业承认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时,将部分原木的运输费、装卸费一并计入买价,违规加大了进项抵扣额度。

“我们以为把运费打包进收购价能方便核算,没想到触犯了税法红线,这次教训太深刻了!”企业财务负责人懊悔不已。最终,税务机关依法要求该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62.8万元,预计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0.7万元。该案例也为同行敲响警钟,推动更多企业重视财务核算规范性。

三大环节抓实,精准筑牢合规防线

企业从开业、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合规引导。砀山县税务局将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抓实“开业、经营、退出”三个关键环节,实施全流程、穿透式合规管控,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新办涉农企业就像刚破土的幼苗,特别需要正确引导。”砀山县税政工作人员许婷介绍,税务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在企业开办之初精准校验行业归类,确保政策适用无偏差。此前,一家新注册的酥梨深加工企业在登记时被错误归类为零售行业,税务干部发现后及时上门沟通辅导,帮助其更正行业类别,避免了后续申报错误。“多亏税务干部耐心讲解,我一开始连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都分不清,现在清楚了基本流程和可享受的优惠,经营起来更有底了!”企业负责人连连点赞。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税务部门重点关注数电票授信额度与经营规模的匹配度,对开票量突增、内容异常的企业及时预警、主动对接,既防范风险又保障合法经营需求。2025年1-9月,通过对全县35户重点农产品纳税人开展常态化数据扫描和风险应对,督促企业整改入库税款169.4万元,完成进项税额转出151万余元。“税务人员帮我理清了自产和外购账目,明确了免税边界,现在经营起来更踏实了。”一位规范账务后的家庭农场主感慨道。

在企业注销环节,税务部门严格审核申报报表、财务报表、发票缴销等清算资料,指导企业履行完退出市场前的涉税义务,防止“带病退出”,维护公平税收环境。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砀山县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金额同比下降10.4%,二季度降幅达32.3%。

砀山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随着“三个三工作法”的深入实践,不仅有效防范了税收风险,更推动涉农经营者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税惠红利精准落地,合规理念深入人心,让黄河故道孕育的“甜蜜产业”焕发更强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