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外国人开个发票要跑好几趟,还担心不熟悉流程白折腾,没想到先打个电话就问清了所有材料,来办税厅一次10分钟就拿到票了!”近日,刚办完业务的来自柬埔寨的SAN KIM EANG拿着发票,对枞阳县办税服务厅的效率连连称赞,“连材料怎么复印、要标注什么都提前说得明明白白,真是一点不费心!”
这样的跨境办税“零折腾”体验,源于枞阳县税务局针对境外人员推出的“一口收办”便民办税机制。“境外纳税人来办税,最犯难的就是不熟悉国内办税流程,而且部分业务可能涉及跨区域协作,很容易走冤枉路、多跑腿。”该局第一税务分局副局长殷龙乐说,“我们把‘多窗口跑’变成‘一个口办’,还提前把材料要求、注意事项讲透,就是想让跨境办税从‘麻烦事’变成‘顺心事’。”
SAN KIM EANG此次的办税经历,正是“一口收办”机制全流程优势的生动展现。此前,她受市公安局铜官分局委托提供翻译服务,结算时需要开具劳务费发票,可她对国内开票流程、所需材料一无所知,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县办税服务厅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接到咨询后,立刻启动“事前告知”服务——不是简单告知“需要准备材料”,而是逐条梳理出开具境外个人劳务费发票所需的全部材料,从身份证明到服务协议,每一项都清晰列明要求,从源头避免因材料不合规导致的业务延误。
到厅办理当天,工作人员当场再次核对材料完整性,对SAN KIM EANG有疑问的协议细节耐心解释,考虑到她没有国内纳税人识别号,就在发票抬头规范填写“SAN KIM EANG”,还在备注栏注明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注意事项。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主动延伸服务——不仅解答了她提出的“后续涉税问题该找谁咨询”等疑问,还主动讲清委托方需要代扣代缴的税种、具体税率,让她清楚知道自己的涉税权益和需要履行的义务。
为了让“一口收办”服务不打折扣,办税服务厅还建立了跨境业务台账,确保流程可追溯、服务可复制。同时,针对境外人员可能遇到的语言沟通、材料理解等问题,窗口人员梳理了“跨境办税常见疑问清单”,做好应对准备。
“让纳税人‘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是我们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方向。”枞阳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一口收办”机制,针对境外个人劳务、跨境贸易等场景,制定标准化“事前材料告知清单”,加强窗口人员跨境业务培训,让服务更专业、更高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