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洁 崔浩)安徽省六安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园林城市。近年来,六安市税务部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释放绿色税制正向激励作用,助力辖区企业逐“绿”而行、向“新”而兴,为地方经济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节水增效:激活企业内在发展新动能
走进六安市,清澈的淠河水奔腾不息,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作为六安人的母亲河,淠河润泽着两岸广袤的田野和林立的工厂。六安市税务部门结合淠河上下游企业特点和经营状况,及时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方案,主动上门解答水资源税申报缴纳相关问题,服务企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六安市隆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取水点就在淠河总干渠青山乡芮草洼村段,企业主营商品混凝土、建筑材料生产、销售,用水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水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组建“税美江淮”服务小分队,走进企业介绍水资源税政策,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直观呈现不同用水效率下企业税负的显著差异,帮助企业认识到节水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接下来企业将投入一定资金用于设备的升级改造,引入先进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对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力求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企业效益的协同提升。”公司财务负责人陶莉表示。
排污出让:引领企业绿色转型新变革
近年来,安徽省排污权交易范围由新安江流域扩大至全省,污染物种类拓展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类。六安市税务部门紧紧依托互联互通平台优势,对生态环境部门传递的费源信息进行预先审核,并在电子税务局中开通预填服务,缴费人轻松“一键办理”。
安徽金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制造与销售、再生资源加工与回收等多元化业务,其年产20万吨再生铝项目作为六安市裕安区2024年度重大项目,虽于8月顺利通过环评,但因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污总量指标受限,一直未能投产经营。鉴于项目需求规模庞大,二级市场难以满足企业投产需求,最终通过公开出让政府储备排污权的创新方式成功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2024年11月,在税务部门的协助下,安徽金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排污权出让收入申报缴纳工作,成功入库42.69万元。“我们也是首次接触排污权出让收入相关事务,对政策要点与申报缴费流程均较为陌生,原本以为需往返奔波多次才能办结,然而在税务部门的悉心辅导下,一次就办好了,切实减轻了企业的办事成本。”公司财务负责人徐胜阳说道。
税治污染:倒逼企业绿色升级新跨越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背后,离不开绿色税制的助力。六安市税务部门认真落实环保税政策要求,发挥绿色税收“杠杆作用”,倒逼企业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及相关资源综合利用的环保类发电企业,为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环保设施与技术,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并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与技术创新等多维度举措,稳步向绿色生产前沿方向迈进。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蒙介绍:“2024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优惠30余万元,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正向激励,企业得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升级换代,有效提升了绿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近年来,六安市税务部门依据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设施投入规模以及环保技术创新成果等多方面因素,精准落实环保税减免优惠,通过组织税务干部走访企业,精准送达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环保设备投资税收抵免等多元化“绿色政策大礼包”,为企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增添活力。
六安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六安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落实绿色税费优惠政策、优化税费服务等方式,发挥税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护好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全力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