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中医药、白酒、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图为建设中的亳州机场。
【市县局长专栏—征管改革】
(刘权)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第三方按市场化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对涉税中介组织的执业监管和行业监管”。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聚焦“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这一细分领域开展专项调研,针对亳州市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创新税务服务和管理方式,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完善行业联合惩戒激励机制,促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助推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涉税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纳入监管主动性不够。调研发现,一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对《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要求未落实或落实不力,一部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缺乏主动纳入监管的意识。
服务协议要素信息报送比例低。部分纳入监管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未全面向税务机关报送《涉税专业服务协议要素信息采集表》,个别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理企业超300家,实际向税务机关报送户数仅有60余家,存在虚列成本、隐瞒收入、逃避缴纳税款等风险。
办税人员多为外聘人员。部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分为外聘人员(兼职)和内部做账人员(自有员工)。调研发现,超过一半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由外聘人员帮助代理企业处理涉税业务,外聘人员存在业务不精、流程不熟等问题。
提高数据质量夯实征管基础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亳州市税务局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通过提取系统数据、实地摸排核实、内外信息比对等方式,校准基础数据、完善行业台账、优化登记流程,进一步夯实税收征管基础。
校准基础数据。以亳州市企业办税人员信息为切入点,分类开展基础信息核对工作。从信息系统中提取其联系电话、代理户数、代理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主管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等数据信息,一方面对办税人员代理企业变动情况、所属机构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另一方面对办税人员的人员类别信息进行比对校准。
完善行业台账。建立“基础信息核实表+信息变更授权确认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息表”三张表,进一步规范行业台账,精准掌握办税人员身份信息、代理企业户数、所属机构等情况,及时比对发现未纳入“涉税专业服务”监管的机构情况。
优化变更流程。优化线上线下变更登记信息操作流程,通过办税人员钉钉群、微信群、办税服务厅等渠道进行宣传。引导有变更需求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通过电子税务局“修改设立税务登记信息”模块完成变更。截至目前,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全部纳入监管,税收征管基础夯实夯牢。
创新服务方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持续强基础、固根本的基础上,亳州市税务局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质效,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科学引导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不断促进涉税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推动成立涉税服务行业协会。经亳州市民政局批准,12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起成立了安徽省首家涉税服务行业协会,协会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解”为原则,覆盖税务师事务所和从事涉税专业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税务代理公司、财税类咨询公司等机构,在提升行业自律、强化行业监管、推动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推行“专门管”“专业管”。在亳州市试点推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一个分局(所、股)专门管”和“一批人员专业管”,探索管理与服务高效融合。以亳州市谯城区为例,该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原分属于薛阁税务分局、经济开发区税务分局、税源管理股等不同部门管辖,在推行“专门管”“专业管”后,所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全部由薛阁税务分局业务骨干进行服务和管理,与纳税服务部门联动,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开设“专厅”“专区”。亳州市税务局在市区设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办税缴费专厅”、各县(区)办税服务厅同步设立“专区”,“专厅”“专区”通过“先收后办”工作模式,前台集中受理、后台批量办理、纳税人前台取件(或邮寄送达),集中处理行业协会会员、信用级别较高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复杂疑难事项和批量服务需求,提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推进协同共治。健全“信用+风险”监管机制,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落实落细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探索“一案三查”,在查办税收违法案件时,部门联合对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有涉嫌逃税、虚开发票或帮助纳税人逃税、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的一并查处,严厉打击涉税专业服务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诚信激励力度,税务、财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年度执业质量检查,联合开展“诚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和“金牌办税员”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标杆机构及优秀从业人员,增强其荣誉感及示范带头作用,持续引导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