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2024年5月13日 “税动力”赋能“新三样” “安徽造”绽放新气象
发布时间 : 2024- 05- 17   14 : 47 来源 : 中国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近年来,外贸口“新三样”扬帆出海,持续走俏海外。2023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了29.9%,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衬衫、毛衣、袜子等生活用品,到后来大量出口的服装、家电、家具等外贸“老三样”,再到如今的“新三样”,一次次迭代更新的“新旧之变”,折射出的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更凸显出科技创新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产品革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省税务部门聚焦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回应各类市场主体涉税诉求,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强驱动、广赋能、稳支撑。

高端化制造:迈上产业新台阶

汽车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也是安徽坚持打造的“首位产业”。2023年,安徽全年汽车产量249.1 万辆,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48.1%,占全国比重8.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同比增长60.5%,占全国比重9.1%。

2024年,安徽提出要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前,安徽已集聚江淮、奇瑞、大众、比亚迪、蔚来、长安、汉马等7家汽车整车企业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3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跑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3小时产业圈”发展新速度。

随着位于G15沈海高速东台服务区的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蔚来汽车在长三角地区已累计建成2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在服务区实现3分钟换电,江浙沪皖92座城市之间均可换电抵达。作为全国建设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截至2024年3月31日,蔚来已布局换电站2397座,覆盖全国312座城市。

“自入驻合肥以来,税务部门一路相伴、用心服务,精准推送最新税费优惠政策,用优质税费服务护航企业发展。”蔚来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雍洁伊表示,“2023年,蔚来汽车全系产品完成代际切换,先后交付全新车型EC7、全新ES6、ET5T、全新ES8和全新EC6,全年交付新车160038辆,同比增长30.7%。”今年下半年蔚来汽车将推出阿尔卑斯子品牌的800V+换电首款SUV,进军20万~30万元的纯电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3年5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宣布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随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陆续在合肥组建了包括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安徽(VWA)工厂及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在内的高效智能网联汽车集群。

在大众安徽MEB工厂占地14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里,约900台机器人正在自动化作业,该公司投产的首款纯电动车型Cupra Tavascan在这里如期下线,一辆辆电动汽车将出口欧洲市场。

“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税务部门‘管家’式的精细服务。”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秀海介绍,“近年来,国家税费优惠政策轮番出台,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惠红利,让大众汽车在安徽的发展异彩纷呈!”

在新能源汽车全“链”加速的过程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紧跟地方政府部署,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动出口退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落实落地,成立“重点项目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包保服务,高效解决企业各类涉税问题,为安徽“首位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智能化升级:澎湃产业新动能

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的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高增长态势,庞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发电池产业的发展动力。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887.4GWh,同比增长34.3%,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中占比达73.8%。目前,安徽省已有锂电池产业基地64个,三元材料及前驱体产能规划约15万吨,磷酸铁锂及磷酸铁前驱体产能规划约101万吨,锂电池产业链完备,发展优势明显。

走进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无数机械臂灵活舞动,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我们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组装、研发、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低速车、通信基站、家庭储能和户外微型应急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主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李丹丹介绍,“2023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17.32万元,对产线智能化升级的信心更足了!”

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评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安徽省皖美品牌示范企业。

“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申请成为县级先进制造业企业,并享受到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共计267.8万元,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衡朋说,“税务部门总是第一时间将各类税惠政策送上门,为我们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扩大产能注入源头活水。”在税惠红利助力之下,该企业新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项目今年产能有望突破2万吨。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中试,就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产业化应用的过渡性试验,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基地,具备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类产品的检测能力。“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新购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以及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我们共享受税费减免约335 万元,为企业在研发创新、光伏产业拓展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恒钧检测法定代表人王鼎奕说。

恒钧检测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占35%,试验场地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拥有10米法EMC暗室、3MW低电压穿越测试平台、功率分析仪、光伏模拟器等重要测试设备,可对外提供技术咨询、检测鉴定等综合服务,在税费优惠政策的倾情助力下,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国际化视野:绽放产业新气象

曾几何时,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如今,从工业硅、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光伏产品应用等环节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正逐步形成,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产业变局中渐渐站稳了脚跟、夯实了优势。

3月下旬召开的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融企对接会了解到,2023年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规模体量达到新高度。其中,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近1/4。晶科能源(肥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的光伏企业。为了帮助企业走稳出海路,肥东县税务局实行重点出口企业包保制度,组建出口退税专家团队,确保企业财会人员懂政策、会操作。“近年来,欧洲光伏设备需求量不断增加,我们的订单也随之‘水涨船高’,在税务部门专项辅导助力之下,我们有信心更好拓展海外市场!”看着到账的219万元出口退税,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红说。

安徽省税务部门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推出“税路通•安企心”服务品牌,进一步精简资料、简化流程,持续提升出口退税服务质效。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从阳光电源发布的企业2023年大事件可以看到,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正不断加快: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全球首台2000V逆变器并网发电,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中标哈萨克斯坦、菲律宾、西班牙等海外项目……

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落实为阳光电源在海外延伸产业链、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的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已批量销往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光电源税务经理李敏介绍,2023 年,公司享受出口退税13.5亿元,同比增长18%。目前,阳光电源出口退税已实现无纸化办理,退税审核流程最快1个工作日就能完成。

新兴产业集群发力,创新驱动后劲十足,“新三样”的活力焕发、加速崛起,正是安徽制造向“新”而行、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生动注脚。

2023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创下世界纪录、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安徽制造业近年来的表现: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全国15%的家电是“安徽造”,以“新三样”等产业为代表的安徽制造,正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奋起的新势力,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安徽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聚焦落实落细支持科技创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