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六安】共享环保处罚信息 “部门联动”激励企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 : 2024- 03- 25   19 : 18 来源 : 皖西日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环保受处罚,退税难享受。根据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有关政策规定,纳税人申请即征即退,不得发生因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在税惠红利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绿而行”,主动踏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

此前,因生态环境部门与税务部门使用不同管理系统,数据并不直接互通,税务部门仅通过互联网上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完整查验企业环保处罚信息,导致不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误退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也并非主观上要骗取退税,因为不能及时准确查询到环保处罚信息,企业误申请退税后,再更正申报,补缴已退税款和滞纳金,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办税成本。”六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杨猛介绍。

对此,六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联同财产和行为税科,充分利用环保税管理联系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更为紧密、信息更为畅通的优势,建立税务和生态环境两部门定期信息共享机制,由市生态环境部门按月向市税务部门传递环保处罚信息目录,税务部门将处罚目录作为审核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的重要参考依据,发现违规情形,立即阻断退税、追回税款,内外联动共同筑牢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防线。

环保处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了支持绿色发展和为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现在申请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特别轻松简单,税务部门直接就能查询到企业环保处罚信息,企业没有处罚记录可当场办结退税申请。违法处罚的监督和守法退税的激励,让企业也尝到‘甜头’,我们支持环保的动力也更足了!”安徽绿科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玉姣说,企业因从未受过环保处罚,2023年顺利申请了15万元退税,企业将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更新升级环保设备,扩大再生资源生产工艺,提升环保水平。

不论是生态环境部门对于生态违法的行政处罚,还是税务部门实施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运用反向约束与正向激励并重、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协同的共治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共享机制建立以来,2023年六安全市企业办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未出现因环保处罚而不符合办理情形,同时未出现企业二次环保处罚的情形,辖区内环保处罚的件数也呈下降态势。

六安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坚持内外协同,与生态环境部门紧密配合,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多维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共同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和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杨宏愿 程佳宇 刘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