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毛双 宿芮茵)砀山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年产小麦、玉米等各类秸秆50万吨以上。当地税务部门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秸秆变菇”“秸秆变肉”“秸秆变电”综合利用,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增优的可喜局面。
走进砀山县玄庙镇王集村,众多菌菇大棚错落分布在道路两旁,大棚内的菌棒上长满了菌菇,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菌菇。
“我们合作社现有大棚22个,每个大棚约有3万个菌棒,年营业额100多万元。”砀山野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振芳介绍说,“制作菌棒的60%原料都是秸秆,混合木屑通过粉碎,增料发酵,装入袋中就可成为培养菌类的菌包。”
玄庙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与蚌埠学院共建“产学研推”基地,走出了集科研、推广、产销为一体的食用菌栽培之路,自主研发黑皮鸡枞菇、羊肚菌等20余种菌菇,实现年产菌棒1000万棒、干木耳25万斤、鲜品菇类1000万斤。
“每到销售旺季,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手把手教我们开具发票和涉税申报,助力我们的菌菇销路更畅更旺。”提起税务部门的服务,蒋振芳不停点赞。砀山县税务部门针对本地特色农产品,主动靠前服务,成立助农服务队,为菌农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特色的“一对一”服务,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中贡献税务力量。
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标准化示范养羊场,该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秸秆饲料化带动养殖业发展,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秸秆变肉’的关键在技术,我们不仅有1000立方米的秸秆青储池,还引进了饲料加工设备,近5年来投入研发费用超2000万元。”公司总经理田耕介绍说,“技术设施先进,成本才能降低,我们的养殖成本始终比别人低40%,而且牛羊吃得更健康,肉质更精良,肉牛销售到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福建等省份,合作方深加工的肉制品销售到港澳台等地。”
养殖技术改进的背后也有税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5年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450余万元。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享受,使得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羊存栏量超12000只、牛3000头,年消耗秸秆4万吨的养殖龙头企业,真正探索出了一条“青储—养羊—有机肥”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也是“秸秆变电”的具体实践。
“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原料就是秸秆、树枝等农业废弃物,燃烧的灰烬还可以制作肥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光大环保能源(砀山)有限公司法人韩保秀介绍说。
该公司坐落于砀山县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生物质能发电及供热项目。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企业快速发展。“去年以来,企业享受超400万元的退税,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去收购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公司财务人员张锦锋说。生物质发电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目前,该公司年处理各类生物质约30万吨,每年可向电网提供绿色能源超2亿度。
砀山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展笑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税费优惠政策杠杆作用,不断提高“政策找人”推送精度,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在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增长中彰显税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