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六尺巷:小巷虽窄道理宽
发布时间 : 2024- 11- 18   10 : 51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钱立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这是安徽桐城广为传颂的一个顺口溜。在这里,有这样一方天地,它因邻里之间的宽容与谦让,流传出一段千古佳话——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不仅仅是一条巷弄的名称、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是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说,“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一道院墙的界线问题,产生了争执。张家想扩建府邸,吴家则担心此举会侵占自家领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执愈演愈烈,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于是张家人写信至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回信中赋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句言辞恳切,意味深长,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人的教诲和对和谐共处的期望。张家人收到书信后,受到触动,主动将自家院墙向后退了三尺。这一举动如春风化雨,触动了吴家人的心弦,他们被张家的宽容与大度所感动,随即也效仿张家,将自家的院墙同样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多出了一条六尺宽、百米长的巷子,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六尺巷也成了安徽桐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据说,此后,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能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良好风尚在当地蔚然成风。

六尺巷虽窄,但其所展示的道理却很宽。它宽在故事主人公张英的境界和智慧上。张英写给家人的家训《聪训斋语》中有一段话:“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原来,当年张英在案卷中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天下许多大案要案,起因不过是芝麻蒜皮的小事。由此可见,很多矛盾本不该发生,只要最初正确对待和处理,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当年,张英处理过的政务大事,绝大多数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但他的“礼让”佳话,至今仍影响着这座城市。小巷尽头的汉白玉牌坊上,至今镌刻着两个大字:礼让。当地人从小听着“让墙”的故事长大,也对六尺巷和先人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尺巷的故事不仅反映了邻里之间的谦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体现。这种文化理念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和为贵,善为本。”《论语》中也有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教诲。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话无不强调了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期待。“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张英如是说。由此可见,六尺巷这段佳话的出现,自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理当中。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难以避免,如何以更加智慧、更加和谐的方式去化解这些矛盾,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我们可以借鉴六尺巷的精神,倡导更多的宽容和理解,通过对话和沟通将矛盾纷争化解在源头、调处在基层。

六尺巷,不仅是一条物理空间上的巷子,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智慧传承。走在六尺巷,我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若能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对待,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争斗和对抗,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收获意想不到的和谐与美好。

“让他三尺又何妨”,虽然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但古人的思想智慧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产生着深远、积极的影响。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传承六尺巷精神,秉承“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延续中华民族礼让、包容、和谐的传统美德。在未来,相信还会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六尺巷”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