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打造“税惠+服务”双引擎,聚能涵养产业发展,助力企业破局突围。
滚滚江水,浩荡东去。对于依山傍水的芜湖来说,造船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芜湖造船业历经百年沧桑却依旧生命力旺盛,从上世纪到今天,以芜湖造船厂为代表的芜湖造船产业不断创新求变、向“新”而行,在这背后是税收政策频释利好,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芜湖造船厂是一家拥有123年历史的民族企业,其前身为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是一家实打实的传统造船企业。现如今,它却是安徽省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国有造船企业,并被有关部门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及创新型试点企业。
“公司能够实现技术升级、创新发展,离不开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柏龙翔边说边翻开减税账本,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数字映入眼帘——房产税减免114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297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5,892.63万元、今年上半年出口退税14,213.16万元……在政策正向激励下,芜湖造船厂享受的税费优惠不断增加,公司趁势进行技术自动化等智能化转型升级,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50%以上。
政策利好为企业增添了不断前进的动力。谈到公司接下来的规划,柏龙翔告诉记者,芜湖造船厂将依托税收红利,加快信息通信技术与造船技术深度融合,逐步实现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素有“江南第一茶市”之称,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有着由来已久的茶叶贩运交易的传统。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经营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峨桥茶市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
为更好地扶持峨桥茶市,助力茶市发展壮大,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税务局针对峨桥茶企点多面广、中小型企业较多的特点,组建“茶税先锋”服务队,通过网格化模式组织业务骨干“定期巡诊”,下沉各类型茶企“定向投送”,开展税费优惠政策专题辅导、涉税问题解答、优化服务建议收集等,助力茶企擦亮“金字招牌”。
在“茶税先锋”服务队的“滴灌式”网格服务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茶商开始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抢滩互联网融合商机,延伸出更多的产品和商业业态,实现传统茶业的创新“蝶变”。芜湖蚂蚁家族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我们依靠技术创新,立足研发优势,成为全国知名茶饮企业‘茶颜悦色’的茶包指定合作方,并且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合作伙伴。”公司负责人方齐表示,企业不断探索求新、积极突围,是越来越优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精细的税费服务给了我们底气。
现如今,峨桥茶市正积极融入时代浪潮,探索与互联网经济、文旅经济相融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一度沉寂的峨桥茶市重新焕发出了蓬勃活力。
接下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将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输血+服务活血”上持续发力,助力企业走稳走好转型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