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百业兴!在芜湖主城区内,文旅餐饮消费场所兴旺繁荣,农业发展同样举足轻重,闯出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这背后少不了镜湖区税务局与方村街道的共同努力。
注资金 助力农业现代化“添动能”
在了解到需要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急需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镜湖区税务局主动对接方村街道,梳理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通过街道牵头,对农业生产者、“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免征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辅导,帮助享受税费优惠政策60万元,同时,通过税融通享受纳税信用贷款200万元。方村街道的相关负责人杨易介绍道,“我们持续推动与北大荒集团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与京东腾耕农场在土地‘大托管’合作空间,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了税费优惠及信用贷款的资金支持,我们在项目上前后投入8000万元,建成‘标准地’及高标农田,形成耕地规模化和宜机化。”
作为区域内唯一的涉农街道,方村街道辖区内共有1286户企业,其中与农业关联企业105户。芜湖国丰粮油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章国义说道,“自2005年6月成立以来,企业基本无税赋负担,得益于国家农业税收政策的持续助力,企业今年产值将再创新高。”目前方村街道农业龙头企业已扩展至7家,年产值近1.9亿元,年内有望再增加1-2家,总规模将达2.3亿元。
在助力街道培育市及县级示范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过程中,镜湖区税务局全程专人跟进,协助辅导纳税申报和发票领用等涉税办理事项,确保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壮大,解决上游农户发票开具合规性,2023年上半年,合作社开具发票600余份,销售金额近5500万元,向农户开具发票330份,收购金额3100万元;家庭农场开具发票70份,销售金额600万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6000万元。组织马厂葡萄专业合作社及芜湖徽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两个绿色认证产品到期续展,新增农产品认证1个。
“税务+” 助力农业现代化“成长路”
高质量的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百花齐放的“农业+”品牌,更不可缺少“税务+”事项的助力。为了让农业品牌做大做强,镜湖区税务局开展上门辅导,在详细了解每个村的发展情况后,现场辅导并解答不同农业产品涉税重点、难点、堵点,同时,对于申报难、领票远、开票难等问题,通过“精准辅导+专人对接+定期回访”形成闭环服务“税务+”模式,让纳税人少跑路、少烦心,助力“农业+”品牌稳步发展。
方村街道坚持“一村一品”,现有集体经济强村11个,均收益 84.03 万元,以精种植、精养殖为主,打造㘰村荷塘面积 1000 亩,扩大旗杆村“地喜8 号”品牌荸荠种植和方家村稻虾养殖面积,推动腰埂村“红美人”蔬果成品牌上规模,国丰粮油入选“皖美农品”农业-11-品牌。“税务部门的政策宣传很给力,我们的蔬果品牌想做大做强、走出芜湖,对于发票开具及跨区销售是我们急需了解的涉税事项,‘税务+’模式真的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今年品牌销售已经达3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700万元,同比增长210%。”腰埂村主要负责人曹邦文激动地说道。
重调研 助力农业现代化“丰收景”
据了解,新建的马厂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市农技中心验收,“小田变大田”改造完成年度任务量70%。“得益于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了!今年夏粮预计丰收0.5万吨,销售金额1300万元,企业为当地30多名农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传授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本地化采购量及加工标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芜湖市镜湖区马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张致龙介绍道。
今年的夏粮成长季,税务干部深入调研了解夏粮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收购渠道狭窄影响农户售粮体验、农户惜售使得粮食市场化收购程度不高、收购价格波动对收购工作拉动作用减弱等问题,深挖原因,对接区域内、外收购企业牵线搭桥,通过联系直播企业线上销售等渠道,持续跟踪夏粮收购事宜,助力夏粮“丰收景”。(汪振红、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