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 骁)作为不少市民、游客喜爱的美食地标和潮流打卡点,罍街一直是合肥夜间消费旺地。今年一季度,该街区客流约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左右。
“多亏包河区税务局上门送政策,加上细致的业务指导,去年我们累计享受增值税加计扣除、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残保金分档征收等各类税收优惠46.79万元,既缓解了之前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也提振了企业挖掘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信心。”合肥罍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罍街项目部部长陶源介绍。
贴心的税收优惠,成为罍街后续发展动力之一。根据计划,今年11月,罍街四期将完工并对外开放。“我们将以文创为亮点、美食为窗口、古街为抓手,打造特色文旅街区。”陶源信心满满。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包河区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10.2亿元,同比增长6.3%,在合肥市四个城区中排名第一。以夜间消费为代表的夜间经济升温明显。
在城区耸立的高楼之间,一座标注“合柴1972”的烟囱与周围现代化建筑形成视觉差异。灯光映衬下,夜晚的合柴1972艺术园区独具魅力。“开春以来,人流量呈井喷式增长,周末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次。”园区运营部负责人王亮介绍,该园区坚持“闭馆不闭园”,着力发展夜游经济,打造网红开放集市品牌“合柴野市”,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新潮、有趣的消费体验。
作为一个边建设改造边对外运营的初创艺术园区,合柴1972艺术园区面临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在资金压力面前,包河区税务局来到园区上门辅导,业务骨干主动对接园区工作人员,解答政策内容及退税办理方式,帮助企业准确享受税费优惠。
“面上”的政策红利变成“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近两年,合柴1972艺术园区享受留抵退税4800多万元。“眼下,园区朝着省内乃至全国标杆文创园区的目标前进,我们底气更足了!”王亮表示。
为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包河区税务局结合区域特征,在辖区内小企业和个体户相对集中处,试点设立6个“便民办税小窗口”,通过“税务+社区”的组队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实现简单事项就近办,以税务机关上门“送服务”代替纳税人前往大厅“受服务”,为近万户个体户和小企业主们打造了“家门口的税务局”。同时,建立“问办一体”服务中心,推行涉税诉求“快响办”机制,最大程度简化办税流程,最大限度提高办税效率,不断擦亮“包您满意”税费服务品牌。2022年,包河区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缓税费37.65亿元,惠及近8万户经营主体,有力增强了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