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助力科技春耕
发布时间 : 2023- 03- 10   11 : 51 来源 : 六安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是产粮大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农业春耕的关键时期,当地税务部门以税收服务和惠农助农税费优惠政策赋能农业生产,助力现代科技运用到春耕备播一线,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夯实基础。

走进金寨县白塔镇中心村育秧基地,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农忙图景,几名工人熟练地将育秧盘整齐有序放上播种机输送带,经过机器自动填入营养土、加入种子、喷洒水雾、盖上基质,一块块育秧盘成品源源不断运输到育秧大棚进行催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引进的育秧系统包含全自动化的灌溉、施肥和温控系统,相比以前的人工育秧,节约了不少人力、时间,而且秧苗质量更好。”基地负责人潘晓春介绍,当初采购这套设备,中小微企业新购置设备器具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批发零售种子、种苗、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等税收政策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税收成本减负促进了农业产业增产增收。

“隆隆隆……”在霍山县“袁隆平禾下乘凉水稻基地”,一头“智牛”——高速插秧侧深施肥机正有序作业,自动掉头、转弯、播种……霍山祥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陈忠安熟练操控着机器,脸上写满了轻松和喜悦,不到几分钟,眼前的一块稻田就完成了播种工作。陈忠安介绍:“购买春耕生产农业机械,既有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还有税收优惠减免,合作社从厂家购进农机后再出售免征增值税,同时购买农业机械免征购置税。今年春耕,我们在智能化上下足功夫,自动化驾驶有效减轻了农民春耕负担。”如今,在六安当地广袤的土地上,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一应俱全,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作用,改变了当地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

“仅一个小时,200多亩稻田就可以完成肥料、农药喷洒作业,真省心!”舒城县杭埠镇大兴村种植大户江文革开心地说,现在种地就是“省心掌柜”。空中盘旋着的农用无人机正奋力喷洒着肥料,舒城县龙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一旁田埂上实时记录着肥料喷洒情况。“过去,农作物追肥采用轮式撒肥机或人工背壶喷洒,容易造成播撒不均、踩苗轧苗、下雨无法作业等问题,而且耗时长、效率低,现在我们公司推广的无人植保机,一次性可以完成数百亩地的播种、施肥、撒药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龙泉农业公司负责人吴跃华介绍,“在农业机耕、病虫害防治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税务部门倾情帮扶下,我们购买新型机械设备的资金更加充沛,研究推广的农业技术愈发成熟,农民对农用无人机和植保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真正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方便,实实在在惠及老百姓。”

“实施物联网环境监测、病虫害、水肥、光照、温度等预警,也进一步推进了种植生产高效化、管理精细化、经营信息化。”在六安市裕安区永裕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智慧大屏上,不断刷新着水稻种植农田的动态监测数据,合作社负责人刘永发介绍,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农业科技,企业实现了水肥精准管理,田间监测预警,农机智能作业,耕地质量检测提升以及农产品溯源管理。“税务部门多次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宣传涉农税费支持政策。受益于研发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目前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数字农业体系基本建成,种植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作为从事农业种植十多年的“农民专家”,刘永发的语气充满自信。

科技服务春耕,为“稻花香里说丰年”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良种培育、农机升级,还表现在它能更深度地参与到整个产业链的塑造当中,为乡村产业打开了全新的空间。借助税务部门的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六安市叶集区兴隆食品有限公司今年的农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兴隆食品公司计划今年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生产、销售农产品,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而支持兴隆食品公司扩大生产的底气,正是科技扩大了他们的销售渠道,原本只能在当地销售的农产品,现在运用电商平台销往临近的江浙沪一带,山里的好货走出深山,产品价值也提高了不少。

田野启耕,山河向暖。新科技、新技术持续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新一年的丰收希望正孕育而生。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本地农业企业春耕春管需求,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确保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落准落好,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税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