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颍东区税务局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中,结合税务工作特点,重点围绕“四个到位、四个结合、四个阵地、四个工程”,聚力打造“文明颍税,逐梦前行”文明创建品牌,引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实现党务、税务、服务三效合一,持续彰显颍东税务人“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税务精神。
坚持四个到位,确保文明创建活动有序
一是创建机制到位。自开展文明创建以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党委领导、党办主管、支部落实、纪检督查、全员参与”的文明创建格局。先后建立了文明创建工作协调、汇报分析、督查考评等6项工作制度。区局党委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始终把文明创建摆在党委的议事日程,与税收工作同筹划、同研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实现税收工作与文明创建互促共融。二是目标责任到位。党委与支部签订文明创建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各支部书记为文明创建第一责任人,严格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制。编制《颍东区税务局文明创建实施三年规划》,按年度、按部门分解认领文明创建目标任务。理清年度创建工作行事历,按月下达文明创建工作任务,明确创建事项、创建标准、创建时限、创建责任,做到“周有活动、月有计划、季有检查、年有考评”。三是经费保障到位。区局每年将文明创建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务预算,健全完善了党员活动室、税务文化展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道德大讲堂等必要的基础设施,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投影机、健身器材、文体活动器材等。每年订购各种报刊杂志30多种,印制各类税法宣传材料上万份。四是考核评价到位。把文明创建“30项指标”嵌入绩效指标。采取“月考、季评、年兑现”方法。着力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对考核未获得“好”等次的,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支部不得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实施文明创建与业务联动评价。人事、党办等部门定期检查各支部、党员日常参与创建活动情况,检查结果作为评先选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突出四个结合,注重文明创建活动实效
一是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区局党委始终围绕“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创建目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双讲、双练、双加”系列活动,开设“红色学堂”“道德讲堂”教育园地。持续开展以主题教育、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文明礼仪等为内容的思想教育15场次,受众1200人次,通过领导引学、讲堂助学、选书自学、讨论促学、经典悟学、实地观学等形式,引导大家争做新时代“四有新人”。认真开展“岗位练兵”“履职练能”活动。以争当“党建能手、服务能手、征管能手、技术能手”为载体,以“拜师学艺”“你我同行”“以老带新”“观摩演练”等形式,强化业务技能大练兵,10人获得省、市级岗位能手。大力实施“头雁、脊梁、工匠、青蓝”四项人才培育工程。围绕“学必考、赛必争、做必评、功必奖”的培育方法,在比、学、赶、帮、超中提升队伍。建立“堡垒+攻坚”“先锋+责任”项目。持续开展“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每个支部领衔一个项目、每个党员办一件实事”专题实践活动,累计为群众办理8件实事。在税收攻坚克难中,给支部压任务,给党员传压力,在急、难、险、重环境中锻炼队伍。
二是与文明执法相结合。围绕建设法治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组织开展“文明执法、税徽闪耀”专题活动。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执法,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准确把握涉税违法与涉税犯罪界限。做到依法处置,罚当其责。全面落实上级税务机关下达的“首违不罚”清单。严格法定权限、法定程序。遵循“非必要不进户,避免重复进户”的原则。借鉴“枫桥式”经验。设立税费争议调解室,组建多方参与精诚共治机制。累计解决税费争议15件,处理税费问题126个,提供税费咨询895次,矛盾化解率达到了100%。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征纳和谐、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
三是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坚持“服务为本,便民至上”服务理念,积极打造“人工化+智能化”为一体办税服务厅。推行“值班领导+首席办税员+业务骨干+导税服务”人工化指挥调度服务模式。创新“12366税费服务法”。推广应用税费服务网格化,优化“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组建党建联络员+业务辅导员团队,保包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按照“无需求不打扰、有需求服务好”的工作要求,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成立由“三师”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开展税收政策辅导、涉税风险提醒等服务。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聚焦办税缴费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提供“下沉式”辅导、“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帮办服务。各办税服务厅设立“先锋岗”“模范岗”。组织开展“服务之星”评比活动,先后评出“先锋岗”4个,“模范岗”6个,“服务之星”16人次。
四是与廉洁从税相结合。挖掘税务廉政文化资源,提炼“勤俭、行善、诚信、和睦、崇学、廉洁”颍东税训。开展“严管是爱”主题宣讲8场。“三谈”“三访”“三风”工作法得到市局领导的好评。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部署,拓展纪律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每季度对工作落实、制度执行、干部作风等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通过明察暗访,督促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弘扬“优良家风”。推进“颍东税韵”家庭品牌建设,做优“家”品牌,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树立好税风、弘扬好作风”系列活动。连续3年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家属、颍东税务好人”评选,先后涌现出“最美家庭”9户、“最美家属”9人、“颍东税务好人”6人。促进“党风清纯、税风清廉、作风清正、家风清和”。
搭建四个阵地,丰富文明创建活动载体
一是法治文化阵地。本着“融入历史、融入乡土、融入生活、突出特色”的建设原则,搭建了特色鲜明的税收法治文化阵地。在机关设立了法治书屋、法治讲堂、法治展厅。举办了以法治文化为内容的“税歌墨舞”书画摄影展。先后与书画协会、象棋协会、戏曲协会、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以“税惠千万家、共建现代化”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在区政府广场,建立了税收法治文化园地。借助广场大型屏幕,滚动播出税收法治宣传片。在东平社区建立了“半小时”税收法治文化圈。使税收法治文化阵地,形成吸引群众、教育群众的法治场所。在区域内支柱企业、重点项目企业选派业务辅导员、联络员36人次,开展法治系列活动15次,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涉税问题。
二是文体活动阵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先后举办“爱乒才会赢”乒乓球比赛、“税徽闪耀”健步走、“夕阳红”象棋赛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职工趣味运动会。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纪念活动。不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文明雅致、崇德向善的良好习惯。
三是读书交流阵地。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以道德讲堂、图书阅览室、法治书屋、文化展厅为园地,先后成立了以中心组成员为对象的“头雁读书会”,以青年税干为对象的“青蓝读书会”,以女同志为对象的“3·8读书会”,以团员为对象的“圆梦读书会”。按照“年讲一次课、季读一本书、月写一篇文”的要求,采取读书分享、座谈交流、专题演讲、诗歌朗诵等形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读书热情。在学习感悟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四是志愿服务阵地。区局工会围绕“做城市的守护者、做文明的先行者、做爱心的奉献者”主题内容,在参与者志愿申请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颍东税务“扶贫济困队、爱心献血队、清洁家园队、交通劝导队”。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三年来,区局干部职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近百次,参与人数上千人次。持续开展“一元爱心”捐献活动,累计筹集捐助善款17.78万元,救助困难家庭40户,资助贫困学生106人。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特教学校、街道社区等单位,开展关怀慰问活动45余次,此举得到省、市文明委高度赞扬。
实施四个工程,彰显文明创建活动特色
一是“天平工程”。围绕税收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构建科学严谨税收法治“天平工程”。凡涉及纳税人亲身利益的涉税事项,统一纳入“天平工程”建设。如:税款核定、税种鉴定、征收方式、税务处罚、减免缓税等。在工程实施上,坚持实事求是,让利于民的原则。严格征管程序,严禁“偷工减料”,严防暗箱操作。对内,纪检监察全程监督;对外,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实行民主监督,确保涉税事项公平公正公开。二是“惠民工程”。紧扣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缓、税收处罚、税收风险等惠民事项,创新构建“惠民工程”建设形式,完善构建“惠民工程”建设机制,汇集构建“惠民工程”建设元素。使全体公民真实地感受到:依法治税给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税法遵从意识。三是“诚信工程”。在构建“诚信工程”建设中,一方面,抓好自身诚信服务。教育引导广大税务人员把诚信服务作为执法之本。以承诺、办税、政策服务为核心内容,诚心诚意地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以优质服务效应感化纳税人诚信纳税。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广大纳税人诚信纳税。积极构建以“诚信纳税光荣”为主题,以争创“无不良涉税记录”为内容,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方式的“诚信工程”,为诚信企业办理信用贷款34854万元,有力促进征纳和谐。四是“共治工程”。建立健全重大涉税案件审理委员会和税收减免领导小组。基层分局成立税款核定领导小组,凡涉及纳税人亲身利益,必须集体研究决定。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纠风办、新闻媒体、纳税人代表为税务行风监督员。税款核定、税收争议引入第三方评判。凡重大涉税事项举行听证会,免费为纳税人聘请税收法律顾问。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