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到,最是情暖岁寒时。伴随着减税降费的春风,郊区局以纳税人实际需求为导向,组建“税宣小分队”开展“税务帮扶行动”,为企业“送政策、解诉求、办实事”,以切实的行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用贴心的税费服务让“便民办税”的春风吹进每一位纳税人心中。
快来参观一下我们的新厂房
芝麻开花节节高,小磨香油香飘四方。税宣小分队第一站就来到了铜陵大通小磨麻油有限公司,香气四溢的小磨麻油可谓是大通的一块响亮招牌,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看到我们来,公司董事长徐发良笑着说道:“这次又给我带来什么好政策呀,你们上次送来的缓税政策真是雪中送炭,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得厉害,人工成本就更高了,经营真是太困难了,缓税政策真是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不,新厂房都建起来了,准备用来研发创新,快来参观一下我们的新厂房。”
搭乘着乡村振兴和减税降费的“双轨列车”,铜陵大通小磨麻油公司绿色食品芝麻示范种植基地已经达到了2000亩,年产量约200吨。据了解,从2021年四季度到现在,铜陵大通小磨麻油公司享受缓税政策及各种税收优惠达10.2万元,用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除了享受税收优惠外,铜陵市郊区税务局还为企业配备了网格化包保服务团队,通过上门辅导、税企直连互动平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滴灌式税收政策、办税实务操作辅导。“有了税务的扶持,我们传统企业也敢撸起袖子,创新发展。我们将减税降费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开拓,在保留传统古法石磨的基础上进行技改创新,扩大生产,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感觉企业的担子轻了,责任却更重了。”徐发良这样说道。
铜陵大通小磨麻油公司吸收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再就业40余人,开创“订单农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大通小磨麻油产业化联合体,与周边几万亩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去年一年收购芝麻和油菜籽总量超1000多吨,年产值超两千万元。同时作为郊区首家众创电商扶贫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创新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农村创业致富的路途。
尝尝看,我们研发的真空包装的生姜有什么不一样
“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说起白姜不得不提的就是铜陵的佘家贡姜了,税宣小分队马不停蹄地到达了第二站:铜陵佘家贡姜厂。
一进厂区,总经理金如林就拉着我们的手说道,“前几年厂里一直亏损,想转型也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要不是你们过来宣传辅导我都不知道我们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这么多,现在厂里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有了税务的暖心护航,我们企业转型的道路才会行稳致远。”
据了解,铜陵佘家贡姜厂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缓缴税费等各项税费政策红利达3.87万元,为企业转型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区局还结合税收新政和企业实际,开展了企业转型相关税费政策的专项辅导,最大限度给予企业转型政策支持。此外,区局专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在转型路上轻装前行。减税降费不仅为广大小微企业发展助力,更坚定了创业者对未来企业转型的信心。“尝尝看,我们研发的真空包装的生姜有什么不一样?”金如林拿出厂里新研发的真空包装生姜分给大家,“现在,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活温饱,而是对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生姜文化传承和生姜传统制作工艺,在保持铜陵生姜原有的色、香、味、形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实现生姜多元化销售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金如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多年来,金如林一直以传播生姜美食文化为己任,以创新的企业信念与理念,不断进行企业升级转型,开发产品和开拓市场。把作为铜陵八宝之一的生姜打造成一种高档休闲食品推向市场,为此专门研发了真空包装技术,让大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品尝到铜陵的白姜,了解到铜陵人的白姜情结。
来乡村会客厅,感受距离城市最近的远方
“一方水土,育一方草木;一方草木,养一方人民”,在铜陵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其盛产的白姜在北宋时期就被列入朝廷贡品。税宣小分队的最后一站便来到了由一对“90后”夫妻创办的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在“90后”胡婷婷的眼中,佘家大院的生姜是稀缺的珍宝,她想让铜陵白姜走出大院、走出铜陵、走向世界。她说:山中四季不同、山水各异,但一土一物均是大山无私的馈赠。于是“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意为将“佘家大院白姜”这大山的稀缺馈赠像礼物一般呈现给消费者。
为了这个梦想,胡婷婷和丈夫程陵放弃了安逸的朝九晚五工作,选择夜以继日的创业生活。但是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光是关注白姜产量,产品的设计、包装、销路等就已经让这对90后夫妻焦头烂额,对税务的涉税风险和税费政策等涉税问题不甚了解,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涉税风险,也没有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区局了解后,快速组建“创业税务服务专班”,根据企业实际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涵盖公司开户登记、发票申领、纳税申报等业务的税收政策指引,辅导企业全面准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让这对“90后”夫妻吃上敢创业的定心丸。
近年来,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仅去年一年企业就享受各类税收优惠达2.3万元。“税务的支持是润物无声的,我们作为初创企业,在税务知识方面比较薄弱,税务人员主动和我们联系,解决涉税疑难问题。新的优惠政策一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将税费优惠政策大礼包送到我们手上,让我们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了。”胡婷婷说道。
“父母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经营,卖出的生姜附加值低,量不大,而且还非常辛苦。大院生姜作为铜陵生姜的一块金字招牌,理应有更大的价值。”胡婷婷和我们说,为了让铜陵生姜实现价值最大化,让大院生姜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学艺术设计出身的胡婷婷想,为什么不能让生姜和酒、茶一样变成一种文化、一件艺术品、工艺品和礼物呢,慢慢地她摸索出了一条路子,于是“山礼”在“白露”节气前作出了“露前姜”,在桂花飘香中,又作出了“桂花姜”,姜酒、姜茶、姜皂等衍生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很快,“山礼”凭借产品设计、线上运营的独特优势成为铜陵白姜行业里的一匹“黑马”,“山礼”也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和“郊区巾帼创业联盟示范点”,线上年销售额二十余万元,带动村子二十多名村民就业。
“村子里做事很难,但是我们想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创造一种可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返乡创业是一条充满光明且有未来的路,我们想要以“山礼”为引,让铜陵白姜能成为像贵州茅台、西湖龙井一样受大家喜爱的优质特产。”胡婷婷感慨地说,“我们希望能让“山礼”带着铜陵白姜走出铜陵,走向世界,能让更多的人来到佘家大院村BD—乡村会客厅,感受距离城市最近的远方。”(文/图:郊区局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