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税收与“守艺人”携手同行
发布时间 : 2022-12-21  14 : 28 来源 : 泾县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皖南泾县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人文荟萃,更有着众多非遗文化赋予的独特魅力。国家税务总局泾县税务局持续用心帮扶非遗文化产业,与“守艺人”携手同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火青茶:技艺传承 税惠添力

泾县特产涌溪火青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色泽墨绿,油润乌亮。与其他茶叶相比较,火青茶加工技艺独特,成品外形圆紧卷曲如发髻,不惧挤压、便于携带。其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涌溪火青已形成“特贡”“云雾爪”等系列品牌,产品畅销海内外。安徽泾县其华涌溪火青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是“涌溪火青”注册商标的单一产权企业,拥有3000余亩绿茶生产基地和精制茶厂。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水根说起火青茶,脸上满是自豪:“在我看来,火青是最特别的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这几年,茶叶生意比较难做,好在不断有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我们公司3年来累计享受税费优惠14.6万元。特别是国家先后两次调整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关心和鼓励。我一定要坚守好、传承好火青茶制作技艺。”

油布伞:便捷办税 潜心生产

安徽泾县油布伞生产历史悠久,是皖南伞业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其中,郑家制伞最为出名。1991年,郑国民承袭父辈手艺,创办了泾县国民油布伞厂,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美观、耐用、创新的产品,成功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目前,泾县油纸伞已经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工生产,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我们厂在村里,以前我去趟城里的办税服务厅,就耽误大半天做伞进度。现在完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据郑国民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国庆期间,公司急需用票,“原本以为节假日肯定领不到发票了,谁知道当天网上申领,发票就邮寄出来了。”这份便利,得益于泾县税务部门推广的“非接触式”办税,实现纳税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如今,郑国民遇到同行就告知他们税务部门的“一次不用跑、一次全办好”快捷服务举措,成了“网上办”的推广员。

宣纸:政策支持 创新转型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是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宣纸制作技艺贯穿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工匠精神,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位于泾县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是宣纸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代表性单位,被授予“全国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目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正投资建设宣纸小镇,突出宣纸和非遗特色,致力于打造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实践基地。该企业财务总监曹军介绍说:“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经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34万元,同时享受制造业缓缴税款404万元。前不久,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这更增添了我们研发新产品的信心和底气!”谈及企业的未来,曹军信心满怀地说。(作者:葛贤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