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芜湖市湾沚区税务局广大税务干部争分夺秒、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投入退税减税政策落实攻坚战,在坚守与奉献中诠释着新时代税务干部的忠诚与担当。
邹伊琳:不漏一户“辅导员”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之初,芜湖市湾沚区税务局的青年骨干邹伊琳时常接到纳税人的咨询电话,咨询公司是否符合留抵退税条件,如果符合,能够享受多少?怎么办理?这些问题引起了“退税减税降费绿色专窗”首席专家邹伊琳的思考。
为了帮助企业尽知政策尽享红利,白天,她和团队一起,坚持提前到岗、延迟离岗,利用点滴时间学习政策、梳理要点;夜里,她与同在退税减税一线的丈夫李广瑞一起,将工作中收集的疑难杂症,分类梳理制作问题台帐,再分析处理,制定整改清单,第二天在晨会上与同事们一起交流,带领大家共同进步,成为公认的“活字典”。
除了做好内部辅导,她更关心纳税人能否“应享尽享”。芜湖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马剑由于防疫原因,她被困合肥,本打算放弃这次退税机会。但邹伊琳在对照“应退未退”名单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拨通了企业的电话,远程协助其办理了退税申请。“距离再远,但心很近。”马剑看到79万元的退税款由衷感慨道。
党员示范岗、服务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邹伊琳的窗口前摆满了“身份标识”。作为办税服务厅的金字招牌,她时常说,“我们多跑腿,纳税人就能少走弯路。”目前,湾沚区绝大部分符合留抵退税办理条件的企业已享受政策。
陈乔乔:为纳税人“走与呼”
纳税服务股的陈乔乔是历经“营改增”、2019年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多场攻坚战的“尖兵”。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陈乔乔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部分纳税人办理退税的主动性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通过进企业、问需求,她终于找到了原因:一些企业退税金额不大,办理退税的流程却很繁琐,有的企业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退税政策,还有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办理流程。陈乔乔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将存在的问题通过直联点直报给安徽省税务局;另一方面,她带着一班人成立远程辅导咨询后台专岗,为政策落实“走与呼”,解决了纳税人退税的后顾之忧。
“退税是大事,一刻也不能拖。”4月以来,她变身幕后“智囊团”,通过“沚为你来,津彩e税”远程协办平台,利用视频对话方式,对纳税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可视化辅导500多件。她带头坐班“接线员”,和6名税务干部组成“云客服线上服务团队”,将固定电话呼叫转移至个人手机,创下单人连续坚守热线12小时记录,多名坐席人员单日接线量最高达100余个。她化身税收“政策库”,坚持24小时不关机,主动“承包”辖区税费咨询,让政策辅导乘着“网路”进入千家万户。
潘明水:把好最后“一道关”
从仲春到金秋,很多个宁静的深夜里,湾沚区税务局增值税留抵退税专项工作组组长潘明水一次又一次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眶,继续审核当日的退税任务。作为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老党员,明年就要退休的他主动请缨,甘做退税“孺子牛”,担任退税审核的总闸口。退税工作中,他带头冲锋不怕累,加班加点不言苦,起早贪黑解答政策问题,跟踪督促退税进度,成为全局最晚一个“熄灯者”。
为确保留抵退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他经常召集专项小组人员一起学文件、做讨论、定方案、抓执行,1000余条退税数据,都是他在加班加点中审核通过的;他曾带领多名党员和青年骨干组成“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开启“5+2”“白+黑”的奋战节奏,出色完成集中退税任务;还曾为青年干部做好“传帮带”,用自己的经验和学识给他们当讲师、讲政策。
留抵退税顺畅落地的背后,是一个有一个湾沚税务人全力而忘我的拼搏。当四楼办公室亮起的灯光熄灭,那个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身影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选择一抹鲜红昭示忠诚,采撷一片深蓝彰显担当。从春到冬,芜湖市湾沚区税务局奋战在退税减税一线的税务干部,于税费一“减”一“退”间,助力企业积蓄起一“加”一“进”的动能。(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