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人有德行 如水至清
发布时间 : 2022- 01- 04   12 : 40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口述:苏清 整理:刘文竹 许蒙亚)我叫苏清。古语有云: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寄托了他的期望。

我出生于书香之家,老家在安徽歙县霞坑镇伏溪村。曾祖父苏德林常行善事,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在当地很有威望,省政府曾赐“年高德劭”四个大字作为褒奖。我的爷爷早年在私塾教书,后来在新学堂任教,桃李天下。父亲亦一直教书育人。2017年,我们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在这样的传承下,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长辈们对德的追随、对清的坚守。

父亲喜爱作画,尤善画竹,淡墨写枝,寥寥几笔,却苍劲有力。父亲常说,竹子常青高洁,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正直无私、心地纯净、表里如一,始终保持崇高的气节和刚正的品质。父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父亲在歙县桂林中学任校长,在教育这行一干就是40年。这40年里,时不时都会有前来托关系找门路的人,父亲始终不为所动。他还借此教育我,以权谋私是动摇根本的事,做人就像养竹,最怕烂根,根若烂了,人也就废了。年少时不知事,虽明白父亲的用意,但体会不深,直到自己成为“事中人”,才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

1985年,我进入歙县税务局工作,被分配到离县城50多公里的杞梓里税务所。那时的基层税务所交通不便,环境艰苦,我便萌生了调回县城机关的想法。但我最初没敢和父亲说,因为我知道,凭借父亲的人脉,如果他愿意为我说话,我一开始就能直接留在城里。但后来,我还是忍不住和父亲提了这件事,果然遭到了他的断然拒绝。父亲没和我讲大道理,只是说:“我不同意这件事,想必你也知道原因。在乡下好好干,磨磨心性,我这也是为你好。”

此后的人生道路上,父亲的话不时都会在我脑海萦绕,生活与工作的点滴收获,最终也冲淡了当初的委屈与不甘,只余澄澈和透明。如今,在家中晚辈的眼中,我应该就是翻版的父亲,随和却讲原则;在同事看来,我可能稍显迂腐,对人对事从不“变通”。但正是因为我一贯的处事方法,在领导岗位上从未在守纪律守底线等方面被质疑过。我也真正懂得了父亲所说的“为你好”的深意。2020年5月,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在和年轻同志交接时,我把这三个字背后的故事讲给他听。

如今,偶尔清闲的时候,我也会像父亲那样写字绘画,使用的墨正是父亲八十大寿时,我们子女订制的寿辰墨。墨的背面是父亲的画,正面是父亲的一副对联“品德无愧天地,言行有益儿孙”,这也是苏家家训。都说墨传千年而不褪,这镌刻其间的家训亦将在时光流转中愈磨愈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