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从小疏忽到渎职罪,有时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必须重视和警醒。”“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所以要慎微慎独慎初。”……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税务局开展的《以案明纪——税务系统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学习培训,让不少干部深有所感。
为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的生动性、有效性,让税务干部在纪律和法律上“长记性”,今年以来,黄山市税务局创新形式,开展案例交流、编发学习材料、拍摄廉政视频、打造教育基地,推出了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套餐”,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廉洁从税的意识,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
编写廉政教材
领导干部配偶或子女经商办企业有哪些要求?哪些行为属于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离职或退休后经商办企业需要遵守哪些规定?针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中容易触发的“雷区”,黄山市税务局组织纪检骨干力量,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反面典型案例中的常见情况,按在职职工和离职退休两类人群精准施治,分类编发了《违规经商办企业及从事营利性活动纪律规定》2000余本,并通过廉政课堂、专题培训、微课讲解等方式,帮助税务干部准确把握相关纪律规定,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教材下发后,反响很大,不少干部打电话来交流学习心得。”市局纪检组副组长王利琨介绍说,该本教材内容详实,包括违规表现形式、违规干部处理、法律法规制度链接等,知识要点一目了然,便于税务干部学习理解。
在编发教材的基础上,黄山市税务局开展了违规经商办企业、兼职取酬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将学、查、改、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作廉政作品
场记板咔的一声合住后,几名身穿税服的“演员”各就各位,微视频《一名税务青年的廉政日记》正在徽州税文化博物馆紧锣密鼓地拍摄中。市局青年干部、“主演”方玮宸跟随镜头,向观众讲述一名新入职人员的廉政心得。
“廉政教育是严肃的,但开展形式可以活泼多样,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向外传递,寓教于乐,既扩大了受众面,也更能引人深思。”方玮宸表示,在视频拍摄过程中,不论是参演的税务干部,还是现场的观众们,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升。
为让廉政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吸引力,黄山市税务局积极动员税务干部创作廉政文化作品。市局机关干部根据一名税务青年的日记,选取其参加入职第一课、参观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和日常工作的相关片段,拍摄了微视频《一名税务青年的廉政日记》。祁门县局税务干部通过捧哏和逗哏的吹捧,引出“廉洁税务”的主题,创作了相声《我要火》。屯溪区局税务干部将廉政制度化繁为简,自编自导自演了三句半《税务干部话廉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将崇廉尚廉的新风吹进了税务干部的心田。
打造廉政基地
徽文化传承悠久、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黄山市税务局依托徽州税文化博物馆,通过挖掘徽州税务廉政文化资源,以古喻今,教育引导税务干部清白从税、干净做事、老实做人,把好人生航向,永葆清廉本色。
“接下来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块乾隆十八年祁门县的《奉县主吴青天示》碑……”博物馆内,讲解员正向税务干部解说馆藏文物,《奉县主吴青天示》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碑文显示,为杜绝收税勒索,当时的祁门县令告知纳税户,如果有保长、催役勒派银钱,可以向县衙门举报,以便查实追究,若知情不报,将来案发时也要负连带责任。短短几句话,生动体现了严格执法、廉洁执法的内涵。据统计,今年以来,徽州税文化博物馆累计开展廉政教育活动40余次,接待500余名税务干部参观学习。
除了开展线下教育活动,黄山市税务局还积极打造线上廉政教育基地,在系统内网开设“清风廉韵”专栏,编发工作动态,提供经验参考;定期更新徽州清官廉吏的历史事迹,树立廉政表率;征集刊载优秀廉政作品,营造浓厚氛围。今年已上传各类文稿50多篇,为税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廉政常教育,警钟须长鸣,我们会继续用好用活现有资源,扩大廉政教育‘套餐容量’,让党纪法规入脑入心,让廉洁文化润物无声,推动税务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税收事业发展中,立足建党百年新起点,向着新的奋斗目标继续坚定前行!”黄山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