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董瑞宜:扶贫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发布时间 : 2021- 02- 26   08 : 32 来源 : 新安晚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45岁的董瑞宜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庐阳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2012年、2014年,他主动报名,先后两次被选派到庐江县金牛镇古城社区、山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2018年本可以回到原岗位的他,又继续报名留任。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董瑞宜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1号接到电话通知的,当时就激动得不行,不敢相信。”当2月23日坐上前往北京的高铁,董瑞宜才渐渐相信了这个事实。“作为国家来说,实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过程非常艰辛。”说起脱贫任务的完成,董瑞宜的思绪回到了刚到山南村任职的第一天。

  那天板凳还没坐稳,董瑞宜就被村民团团围住了。原来村内有条抗旱沟,已有近十年没有通过水了,村里却一直没有解决,群众意见很大。“这不是一条‘无水抗旱沟’,早已成为干群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事解决不好,我在村里就难以开展工作。”

  经过深入了解,董瑞宜发现,问题的根子出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上。于是,他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坚决淘汰了2名不被群众认可的干部,择优选拔2名后备干部进班子。之后,董瑞宜和村“两委”发动了20多名党员,连续奋战20多天,终于将沟渠疏通了。

  沟渠通了,群众堵着的心也通了,村班子威信也树立起来了,董瑞宜打出了漂亮的“第一仗”。

  九年来,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兴村”计划,共培育了“五大”村内产业:1350亩的苗木花卉产业、400亩的稻虾共养产业、600亩的中草药种植产业、150亩的黄鳝温室育苗产业、350亩乡村旅游产业。其中黄鳝温室育苗产业2020年产值2500万元,乡村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10万人。

  2017年底,山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469人均已脱贫。2018年3月,当第六批选派帮扶工作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董瑞宜的心情很复杂,他想起刚建起来的扶贫产业园、想起包保贫困户的病情和子女上学情况,还有耳畔那一声声饱含深情地“不希望你走”,董瑞宜动容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他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参加第七批选派帮扶工作的申请书并成功留任至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