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安徽税务:用好案例“活教材” 筑牢廉洁“防火墙”
发布时间 : 2021- 12- 21   16 : 50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21-12-21 8版

(钟荣杰 周琰 本报记者 许蒙亚)“案例中都是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令人痛心、发人深省,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廉政课堂接受培训的黄山区青年税务干部刘文竹感慨说。

近来,安徽省税务系统以开展《以案明纪——税务系统警示教育案例选编(五)》学习培训为契机,抓好“关键少数”,突出青年群体,聚焦重要岗位,建立长效机制,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

督促“关键少数”扛牢责任

带头学习《以案明纪(五)》后,针对当中暴露出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实不到位的问题,省局党委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分层级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

省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与3名省局党委委员、4名市局党委书记进行监督谈话,督促被谈话对象整改59个具体问题。省局党委纪检组组长结合搜集掌握的问题,分别与2名省局党委委员、2名市局党委书记、3名机关处室负责人进行监督谈话,督促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

截至11月底,全系统共开展政治监督谈话1162人次,取得了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深化同级监督的良好成效。

帮助青年群体扣好“廉洁扣”

“青年税务干部也都与纳税人缴费人直接打交道,并不是廉政风险的‘绝缘体’,更应加倍警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阜阳市税务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的青年委员韩华军在组织支部学习研讨《以案明纪(五)》时说道。

安徽省税务系统将“以案明纪”系列教材作为对青年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的基本教材,开展“以案明纪”专题党课、“以案为鉴”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紧贴实际,让警示教育更走心。

“我们还为青年党员占比较高的党支部配备了青年委员,专门负责对青年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监督。”阜阳市税务局机关纪委书记胡斌介绍,青年委员通过组织学习交流、适时开展家访、谈话谈心等方式,及时掌握青年干部的情况表现,帮助青年干部扣好“廉洁扣”。

同时,阜阳市税务局还以本系统涉及契税案件的“90后”为典型,编写了《监守自盗的税蠹是这样被揪出来的》监督故事,作为《以案明纪(五)》的有益补充,受到青年干部好评。亳州市税务局则围绕青年干部易触发的风险点,搜集整理近年来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编印《扣好第一粒扣子》警示教育读本,让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走得更稳。

聚焦重要岗位排查“身边险”

“在案件查办中,既要深入分析当事人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的主观动因,又要注重从制度和管理上找症结、排风险。”安徽省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李德春在谈到该局聚焦“重要岗位”剖析制度根源、排查身边风险的做法时说。

阜阳市税务局发生一名稽查人员违纪违法的案件后,市税务局纪检组组长第一时间约谈了该市3个稽查局主要负责人,要求对照案件全面排查稽查执法岗位风险点。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纪检工作、开展四级廉政谈话、整治和规范税务稽查执法行为。随后该局梳理排查出19个潜在执法风险点,制定29条整改措施,并逐项逐人认领,限期整改到位。

在学习典型案例的同时,安徽省税务系统以税务总局《关于构建税务系统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意见》和6个配套制度为指引,紧盯基层一线税收执法风险易发的岗位,全面梳理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编制操作性强的风险防控指引,一体推进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等问题的整改。截至目前,全系统已初步形成18个监督检查指引,梳理排查廉政风险事项102个,制定防控措施187条。

“我们将把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重要抓手,营造氛围‘警’、全面细致‘学’、深入对照‘查’、精准细致‘改’,引导税务干部知止守正,真正把纸上教训变为心中敬畏。”李德春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