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亳州中药制造业逐渐复苏
发布时间 : 2020- 07- 14   14 : 20 来源 : 安徽税务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20-07-10 A2版

(马全起 于杨 王婷婷 本报记者 许蒙亚)安徽亳州是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以中成药生产、销售和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为样本,基于今年3月~5月增值税发票数据开展分析和调研。结果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亳州中成药生产和中成药批发、销售行业增长较快,但是附加值较低。属于农产品初加工行业的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长缓慢,抗风险能力较弱。

从开票金额看,3月~5月中成药生产增幅分别为37.9%、62.8%、105.7%,中药批发增幅分别为1.9%、33.2%、22.9%,中药零售增幅分别为-76.1%、247.9%、91.1%,中药饮片加工增幅分别为-14.8%、22.2%、7.1%。

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3月~5月中药零售开票金额波动幅度较大。国内疫情较为严重的3月,中药零售和中药饮片开票金额均出现负增长,到4月,中药零售爆发式增长,开票金额增长率达247.9%。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疫情形势严峻时很多中医院、药材公司、社区门诊等采购的药品集中到4月开票,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卫健委在4月中旬将亳州生产的部分中药如“金银花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列入第二批抗疫药品目录,市场对这部分药物需求量暴增。

从出口退税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国外市场对中药需求量变大。亳州最大的中药出口企业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3月~5月实现出口382.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地。其余十几家大型中药企业出口状态均不理想。好消息是,调研中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广介绍,相对于国内常见的“复方制剂”,欧洲一些国家对中药“单一制剂”需求更大。目前该公司已与德国几家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接下来公司在中药“单一制剂”方面的出口额会进一步加大,全年出口预计增长40%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