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霍邱县红十字会收到一笔1.8万元的特殊捐款,点名捐给该县4名新冠肺炎患者。捐款人就是韩庆玲,在捐款留言中,她这样写到:“本人长期下派在村里扶贫,对农村、农民非常了解,眼下春耕备耕在即,解决生产问题是当务之急。恳请县红十字会联系患者所在乡村,用这点钱为他们分别购买种子、化肥等,确保他们春耕不误农时。”
韩庆玲,女,中共党员,2012年4月从霍邱县地税局选派到村任职,第五、六、七批选派帮扶干部。现任国家税务总局霍邱县税务分局副主任科员、宋店乡南北四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基层脱贫攻坚一线的选派帮扶干部,韩庆玲始终和全体村民心连心,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她曾因接触武汉返乡人员自行隔离14天,解除隔离后,不仅返岗继续和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抗“疫”一线,多方争取社会援助,缓解乡村疫情防控物资困难,还捐出自己一年的选派干部生活补贴帮助确诊患者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和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她还积极动员其他贫困户和村民开展春耕备耕,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效。由此,引出一个“昔日扶贫先锋今日疫防尖兵”的感人故事。
隔离不隔心情牵村疫防
1月27日,韩庆玲告别家人,来到南北四村,和村干们一起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去。当天晚上10时多,结束对本村9名武汉及328名其他地方返乡人员排查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寒夜的风让她突然感到浑身不舒服,出现感冒的症状。她猛然想起,1月20日走访贫困户陈某时,与其刚从武汉打工返乡住在隔壁的儿子冯某有过近距离交谈接触(陈某女儿在相邻留存寺村居住,与冯某同在武汉一家企业打工,2月3日,陈某女儿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为防自己被病毒感染,再传染别人,她连忙打电话到县疾控中心咨询,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她不得不先行回家实行14天的自我医学隔离。
在自我隔离期间,韩庆玲每天都通过电视、网络、乡村干部微信群、南北四村干部微信群、患者家人微信群等随时关注了解县乡村疫情防控工作动态,了解陈某女儿的治疗情况,了解陈某儿子自我隔离的思想动态,不断安抚陈某,让其相信现在的医疗技术,相信其女儿一定会康复出院。与此同时,韩庆玲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了解其他村民的疫情防控情况,反复宣传疫情防控基本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可她想的最多的问题还是宋店等4个乡镇的4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他们的医疗费用虽然有国家承担,但间接开支也非常大。他们既便是治愈出院,也需要较长的观察期和心理恢复期,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外出务工,下一步的家庭收入令人担忧。
关键时刻,只要有人伸出手拉一把,他们就不会重新陷入贫困境地。春耕在即,在县乡村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她决定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他们解决出院后的临时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购买种子、化肥、鸡苗、虾苗等,助力他们发展春耕生产和养殖项目自救,使他们能有个稳定的经济收入,不打工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经过与家人协商,通过县红十字会为这4名确诊患者捐出了自己一年共18000元的选派干部生活补贴,并委托县红十字会分送给这4个患者家庭。除了宋店乡冯某6000元之外,其他3名患者家庭各4000元。
“医务人员冒着感染的风险在前方治病救命,帮他们大忙,我不懂医术,只好在后方献一份爱心,帮一点小忙!”这是韩庆玲捐款后一句朴实而又温暖人心的话语。
返岗不停歇继续战疫情
2月12日,自我隔离期刚结束,韩庆玲便又重新回到村里工作,并主动要求参与公路疫情检查点值守一线工作。期间还专门抽时间看望了贫困户陈某和其已经平安无事的儿子,更新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明白纸,强化他们全家人的疫情防控意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疫情和生活困难的信心。在得知女儿6000元生产自救资金是韩庆玲平时省吃俭用的捐款时,陈某感动得竟然不知说啥好,只好连声说:“谢谢韩书记,谢谢韩书记!”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韩庆玲不仅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而且还捐款帮助4名确诊患者开展生产自救、为县乡村分忧的动人事迹立即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积极回应。县税务局局长不仅亲自到帮扶村看望慰问在疫情防控一线值守的韩庆玲,而且还向村里疫情防控值守点捐送方便面6箱、矿泉水2箱、防护口罩150只。霍邱县正华外语学校董事长黄晓霜不仅到宋店乡看望韩庆玲,而且还捐送10箱大桶方便面、1000只防护口罩。当韩庆玲一再向她表示感谢时,她十分谦虚地说:“你作为一名选派干部都能捐出18000元帮助4名确诊患者家庭开展生产自救,我捐这一点物品根本不值得一提。”
为尽力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成果的不利影响,巩固脱贫成效,韩庆玲帮助其选派所在村和所在乡争取疫情防控物资,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带头下组入户,一边向贫困户赠送口罩、84消毒液,讲解正确使用方法,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疫情防控意识,一边动员他们尽早开展春耕备耕,尽快启动特色种植、养殖扶贫产业项目。在贫困户张振付家,韩庆玲不仅仔细了解了他的稻虾共作、鸡鸭养殖、桂花苗栽种等扶贫产业项目计划和进展情况,而且还亲自帮助他们夫妻俩利用“四旁”隙地栽种桂花树苗,发展花卉扶贫产业项目。许成友、方东、乔保春、顾士勇等4个贫困户想发展养鸡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但因疫情防控限制车辆和人员通行不便购买鸡苗,韩庆玲通过和乡分管领导与长集镇大型养鸡厂协调,以集中供货、送鸡苗到指定地点的方式,为他们解决了600只鸡苗需求。
为尽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村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韩庆玲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相帮。贫困户朱干友本人因脑血栓后遗症有些痴呆,可是,他和老伴还得抚养上小学的孙子孙女,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韩庆玲自掏腰包为他购买了260元钱的猪肉送去。残疾贫困户郭仁付家里也很困难,韩庆玲又自掏腰包为他购买了一箱牛奶和其他食品,用来增强其免疫力。
有功不自满步步铸辉煌
韩庆玲曾经在江苏省武警总队医院服过役,回到地方后被分配到霍邱县税务部门工作。从2012年至今,全省已经选派了第五、第六、第七批驻村帮扶干部。由于韩庆玲个人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单位每次都舍不得重新换人,让她接着干。所在乡镇领导、村干和村民更是想方设法极力挽留。每一次,韩庆玲也都爽朗接受,毫无怨言。时至今日,她已经连续8年奔波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先后骑坏过两辆摩托车,穿坏过20多双运动鞋。所到帮扶村,由于她平易近人,古道热肠,乐善好施,工作敬业,成效显著,深受群众尊敬和爱戴。第五批任期刚满,城关镇南戎西村村民便按红手印请求她不要离开继续留任,因此,她便有了“红手印”女书记的昵称。第六批任期后期,她被调整到扶贫任务非常艰巨的宋店乡南北四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韩庆玲仅用3天时间便骑着摩托车走访完了全村130多个留守贫困户,并拿出了一个让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都满意的帮扶工作计划,于是,她又多了个“铁腿”扶贫女书记的外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她先后被评为第五、第六批全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新华社《烙在心底的红手印——献给战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一文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已连续9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公务员。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省人社厅、省税务局“先进个人”,“最美安徽税务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国争辉六安人”、“为国争光霍邱人”、霍邱县“最美扶贫人”和“霍邱好人”等多个省市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