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数额从原来的2000元~1万元降到了实际处罚170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虽然接受了税务部门的处罚,池州绿菜园城市配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挺却十分赞叹。近日,该公司由于保管不慎造成17张空白增值税普通发票丢失,受到的处罚却较过去大为减轻。
王挺的经历,源于8月1日正式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申报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裁量基准》),国家首次对跨省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裁量权实现“同事同罚”,以“一把尺”标准处理税务违法行为,实现了区域内的“公平公正”。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调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打破壁垒,互联互通,税务部门通过持续提升税收治理效能,不断推动长三角税收一体化,以切实举措让市场主体获得更大便利,税收营商环境也不断优化。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池州市承建了长九(神山)灰岩矿部分工程。“以前每完成一期工程,都需要拿着合肥市税务部门开具的《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到池州市办税服务厅办理报验登记、预缴申报,还要回到合肥开具发票。”该公司财务人员吴强表示,如今可以直接登录电子税务局操作,所有事项在网上一气呵成,省去了两地来回奔波的苦恼。
据了解,今年7月1日起,跨省涉税事项报验业务办理功能在沪苏浙皖甬三省两市电子税务局上线,支持长三角区域外出经营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此外,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和B级的企业,在长三角区域内迁移时,取消了清税注销流程,只需要在电子税务局提出申请,到迁入地税务机关确认信息即可办结,整个过程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据池州市税务局法制部门负责人介绍,与《裁量基准》同步实施的,还有《长江三角洲区域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列举了18项可以适用轻微首犯免罚原则的轻微税收违法行为,进一步体现了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池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长三角税收一体化,适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便利了长三角内市场主体,提升了营商环境。下一步,将做好政策的贯彻落实,以优质的服务助推池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安徽频道10月27日发稿,市局法制科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