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五年相伴 为企业成长“加油”
发布时间 : 2020- 11- 19   17 : 28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税务部门加强与银保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银税互动”,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安徽省提供“税融通”产品的省级银行已达25家,实现了省级银行全覆盖。自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有5.3万户中小微企业获得“税融通”贷款810亿元。

探索:企业初尝纳税信用“甜头”

“公司连续5年办理了‘税融通’贷款,不仅手续简便,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的贴心帮扶。”安徽明洋电子有限公司财务会计顾亚英说。2016年3月,在当地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明洋电子公司成功办理“税融通”贷款50万元,成为宿州市泗县首家享受“税融通”贷款的企业。

2016年,当地税务部门开始推广“税融通”业务,六安市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也成为第一批“尝鲜”的企业。凭借A级的优质纳税信用等级,企业轻松获得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当时企业正处于从传统家电生产向智能化电器设备生产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新技术、采购新设备都需要大量资金。‘税融通’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纳税信用的价值。”公司财务负责人施军说。

“税融通”业务的开展不仅帮助企业获得了成长发展所需资金,同时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获了更多优质客户。

“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信用等涉税信息,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诚信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发放质效。”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乔蕾蕾介绍。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底,该行“税融通”贷款已惠及小微企业1.36万户,累计投放贷款金额57.5亿元。

扩围:M级企业享受到“税融通”

为更好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新设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2019年11月,安徽省税务部门联合银保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将申请“税融通”贷款的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安徽省受惠企业数量扩围1倍。

“作为刚成立的新公司,多亏了300万元‘税融通’贷款,公司才得以挺过疫情,活了下来。”临泉县睿鑫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年新介绍,税务部门线上辅导企业申请“税融通”贷款,2天即收到无抵押低息贷款,企业得以稳住经营。最近几个月以来,公司平均月销售额已增长至400万元。

在“税融通”贷款的支持下顺利渡过成长期阵痛,迎来勃勃生机的还有安徽长风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长风物流公司2019年成立,属于新办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月~4月,企业业务同比下降35%左右,资金一度紧张。税务部门了解到企业困境后,发现其符合“税融通”业务受惠企业范围,及时为企业提供了“一对一”包保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贷到100万元的“税融通”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没有了资金压力,企业得以全力以赴投入经营,1月~9月,该企业业务同比增长近30%。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新办企业享受到“税融通”业务扩围新政,安徽省各级税务机关及时为占全省纳税主体达40%的新办企业赋予信用级别,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新办企业定制专属信贷产品,为满怀激情的创业者们送上第一份税务“贺礼”。

提升:贷款申请“全程网办”“一键办理”

企业发展资金“血液”不仅要供得足,还必须供得快。随着税务部门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银税互动”实现线上数据直联,企业可以快速获得“税融通”贷款,及时“输血”。

“过去从打印申报表、完税凭证,到办理放款最少需要3天。现在电子税务局、网上银行企业端线上申请办理贷款,不到30分钟资金就能到账,方便又高效。”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电明说。从2016年首次获得500万元“税融通”贷款开始,公司一直受益于“税融通”业务的扶持。截至目前,通过“税融通”申请贷款总金额已达3750万元。

安徽省税务部门打造线上“银税互动”平台,将银税合作形式由“线下”信息对接,升级为“线上”数据直联,进一步优化了纳税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信用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款,线上“一键办理”。

“下一步,安徽省税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创新‘税融通’贷款产品,优化贷款发放审批流程,以税为媒、以信为基,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诚信纳税带来的红利。”安徽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审计师赵弘表示。

(作者:郑刚 王林 本报记者 许蒙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