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池州:“媒”飞“摄”舞扬说税宣
发布时间 : 2019-08-16  07 : 11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微信图片_20190812104833.jpg微信图片_20190812104843.jpg

 

“工作做到哪儿,宣传就跟进到哪儿。”地处皖南的池州市税务部门依托各类媒体和摄影手段,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活动,使税收宣传呈现出“媒”飞“摄”舞的崭新一页。

 

媒体人笔下的税收故事

“从纳税人的口中道出税收对绿色环保的贡献与支持,才更有说服力。”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汪瑞华表示,税收工作政策性强,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能否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动力,企业最有发言权。他在采访中了解到,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近年来相继通过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厂评审,转型升级背后所隐含的税收故事,却更为动人

汪瑞华介绍说,这家以电池为主导产品的传统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坚守环保底线,致力于提高绿色化率,2018年达到46.23%。在产值不断上升的同时,能耗却在下降。2017年以来,同等产值的用水消耗量下降80%以上;一条9.98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启用,年发电量近900万千瓦时;上线一条40吨每小时的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采用稀土取代锑、镉等重金属作为原料,解决了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大大提升了产品使用寿命。”汪瑞华说,这些技术改造所带来的绿色化变革,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撑,在这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下,按该公司全年25亿元产值计算,预计可减轻税收负担900万元。

像这种以媒体人的视角讲述税收故事,在池州市税务局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税收宣传活动中,日益成为一种常态。

“让媒体参与到税收工作中来,体现了税务部门主动让社会公众了解税收的责任意识。”安徽日报社驻池州办事处主任徐建是个老媒体人,提起税务部门工作,他颇有感触地说,“近年来税务部门连续举办新闻通报会,通过媒体搭建起税收与社会的桥梁,是税收宣传由浅到深、由碎片到系统的转变。这种通过媒体的视角以平实通俗为公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讲述税收故事,更能引起社会各界对税收的关注和理解。

国税地税机构改革启动以来,池州税务部门与驻地各级媒体开展常态化合作,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向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日报社驻池办事处、安徽商报驻池记者站、池州日报社、池州电视台等媒体供稿,邀请记者亲历重要活动,现场感受税务部门在推进改革、服务企业、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及其成效,多视角多渠道立体化展示了税收宣传的新常态,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光影世界里的税收情怀

“一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胜过千言万语。”池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主任冯德利认为借助摄影手段进行税收宣传,是以横截面的视角展示税收工作的精彩,在镜头对准定格基层税务工作各个方面瞬间,也是记录来自税务一线的感动、讲述平凡岗位中的奉献、沟通征纳情感的瞬间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在整理28年来税收宣传月活动照片资料时,面对一张张似曾相识的画面,宣传中心潘相琳不无感慨地说道税收宣传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画风。

一张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反映税收宣传月活动的照片,锣鼓铿锵的喧闹感扑面而来,让人记起那时社会对税收的认识还停留于浅表印象,全民纳税意识还有待提升的特定时期,而时的税收宣传重点在于营造一种氛围,俨然是动作越大、反响越好。

一张拍摄于2009以池州名片“杏花村”为背景的文艺演出照片,反映了当时社会公众的纳税意识已经有了明显增强,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摆脱了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宣传,而将税收热点问题编进鲜活的文艺作品中,收到意想不到的好评。

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如何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税收题材大宣传格局,则是摆在基层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2019年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中,池州市税务局开展减税降费随手拍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包括手机拍摄在内的系列照片,获取人们不经意间留下贴近时代的税收故事。这正是池州市基层税务干部立足于自媒体时代传播快、参与广的特点,不断探索总结出的税收宣传的新画风。

《中国税务》2019年第6期发稿,市局宣传中心主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