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5245亿元。其中,作为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头戏”,深化增值税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1113亿元。
增值税改革首月 制造业减税效果最明显
自4月1日起,增值税改革实施的一个多月来,各地、各行业企业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实现净减税476亿元,占总减税金额的比例超过四成,居所有行业首位。
数据显示,4月份,由于深化增值税改革及配套措施实施,制造业合计新增减税476亿元,在各行业中最高。1—4月,去年实施的增值税降率政策翘尾影响制造业减税420亿元。两项政策叠加,1—4月增值税改革相关政策累计减少制造业税收896亿元。
减下来的真金白银为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有力激发了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4%和15.5%,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3和9.4个百分点。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8个百分点。
1—4月,税务总局重点服务和管理的年纳税额1亿元以上的2050户大型企业集团中,制造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32%,较2018年全年提高0.2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7%和5.1%,明显高于上述集团中工业企业的整体水平。
河南豫光集团公司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方面影响,公司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豫光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苗红强介绍:“增值税税率从16%降到13%,整个集团公司的税收可以减少6000多万元,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发展新的产品,转型升级去研究推动工艺装备提高,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动能。”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制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具有生产规模大、产品品种全、行业覆盖面广、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是国内工业制动器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国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行业标准主起草单位。
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从16%降低到13%,在大大降低原材料购进成本的同时,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全年减税1380万元。一次性抵扣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和允许抵扣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等政策也将带来大额减税。“为了紧跟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我们目前正致力于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和军工产品的研发、制造。此次减税降费政策节约下来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技术及相关要素投入,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强做优工业制动器主业,为‘制造强国’贡献力量。”公司董事长聂景华说道。
小微企业普惠效果好 减税幅度大
在1—4月的减税数据中,有经济毛细血管之称的小微企业显示出普惠效果好、减税幅度大等特点。
数据显示,1-4月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623亿元。其中,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最大受益群体,合计减税519亿元,占全部减税额的83%。
同时,1-4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至10万元后,共有2942万户纳税人享受了免税政策,合计免税498亿元。
“小微不易,一分一厘,弥足珍贵。”看到这份喜报,安徽省六安市智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益博体会颇深。他告诉记者,公司一季度27万元销售额全部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地方税费减免约1万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叠加后,公司一季度享受减税2万元。这对于一家由大学生领衔创办的公司来说,减税分量沉甸甸。
同样,对小微企业的减免,也让素有“中国刀剪之乡”的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真正实现了免征增值税。
柘荣县生产剪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减税降费政策确实是为我们纳税人着想,去年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我们的剪刀厂需要交的税收大大减少,每个季度只要缴纳5400元,没想到今年的新政策一下子把我们的税都给免了,现在都不用交税了,真真切切得到了优惠。”柘荣县长达剪刀厂的负责人袁女士兴奋地说道。
据介绍,长达剪刀厂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累计销售额422000元,累计应纳税款12660元。季定额180000元,仍需按季缴纳5400元的税款。此次提高了免税标准,季定额在30万元以下,长达剪刀厂2019年第一季度申报时,定额18万元,缴纳税款为0,真正实现了免征增值税。
此外,小微企业在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也获得了“真金白银”。数据显示,1—4月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2143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026元。“累计有99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付树林说。
减税要生产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成效进一步显现,在企业享受实惠的同时,更是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企业生产线升级改造。科力公司虽然“个头”不大,但对减税的获得感十分敏感:5月份申报缴纳的增值税较上7月减少67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低税负”。
据该公司财务总经理郑樟芳介绍,公司现有的产品生产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而要引进一条新型全自动液压生产线,投资额高达800万元,企业一直没有下决心。本轮增值税改革有关降税率、不动产一次性抵扣等新政,最终促企业下决心今年7月升级改造生产线。
同样,将省下的钱投入产品研发的还有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5月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公司减税约98万元。今年税率下调至13%,预计减税近300 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更大力度的减税,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增值税改革既惠当前又利长远,减税省下的钱用到生产设备改进上可以将原有的3条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用在技术研发上可以将产品研发投入额增长约35%,大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助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和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环保节能企业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报慢。”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黄珊,为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点赞,称受益于节能环保相关税收优惠,近年来公司已减税3500万元。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仅税率从16%下调到13%,公司全年预计少缴税514万元。
“减税降费不但为企业减负,也撬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会把节省的税收投入到创新研发中,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黄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