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村是安庆市岳西县的一个偏远的重点贫困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当地扶贫干部立足山区特色、因地制宜带领群众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渠道。
茶产业是当地脱贫的一项重要产业,价格高、卖得快,源自这里的高海拔、独特气候这些优越自然条件。今年的茶季,村里的40多户贫困户格外忙碌。
村民:“以前的茶叶都是我们自己摘、自己卖,价格也不高,现在我们打造了高山有机茶,农户都是种茶脱贫的,每家每户大概四五亩茶叶,一季下来将近两万块钱收入。”
黄龙村第一书记焦岳平告诉记者,来到村里扶贫的时候发现,这里山多地少,村民最主要的茶产业走的也是各自发展的小农经济模式,带动脱贫的成效并不明显。
焦岳平:“这么好的茶叶,你不把它打造成一个好的品牌,那就是可惜了,所以我们开始就是每家每户地走访,我们有17个村民组,有10个村民组都是分散在大山里面,都很远的,有的路又非常堵。”
凭借着钉钉子的精神,扶贫干部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发展起了三百多亩的有机茶园。不仅如此,驻村扶贫工作队对还动员村民利用养蚕剩余的桑树枝来发展桑植食用菌种植,不但实现了废旧原料再利用,山区生长的良好的品质也让产品一路畅销。
村民:“发展了两万棒,现在每年平均收入大概在6万块钱左右。”
现在黄龙村的十几个产业项目产值超千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不光是努力帮助群众增收,脱贫攻坚以来,村里的危旧房屋全部实施了危房改造,通村道路覆盖所有村民组。通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村一千多群众都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村民:“我们山里原先吃的是山沟里的浑水,现在村里和镇里都把我们安了自来水。”
整个村正积极利用好山好水,发展民宿旅游,让村民增收的渠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