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呵护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去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全力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全市双创发展环境,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昨日从合肥市税务局获悉,2018年,全市税务系统落实政策性减免税330.3亿元,同比增幅12.0%。
减税降负 释放民企发展活力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制造自动化成套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下,巨一自动化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9%。
“税收优惠不但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从长远看,更支持了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替代进口。”巨一自动化财务负责人朱学敏说道。据介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是巨一自动化一项核心业务。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嵌入式软件,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去年以来,巨一自动化已享受软件产品退税3846万元。
合肥美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是我国色选机行业龙头。近年来,美亚光电通过创新研发,已成功实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自主研发的口腔CT机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产空白。美亚光电财务总监张浩说:“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国家减税降负的力度,税收优惠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泉动力。”据介绍,去年美亚光电叠加享受了多项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产品即征即退3项优惠就为企业减免税收超过6000万元,大幅增厚了企业利润,也激励了企业持续加大创新研发。
优化服务 助力民企轻装上阵
2018年11月7日,“2018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文一投资控股集团蝉联安徽民企营收百强第2位、纳税第1位,连续8年荣膺安徽民企10强。
“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并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合肥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感谢税务部门的支持。”文一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李芬说。从企业初创阶段,税务部门就与文一建立了良好沟通。
在专业的税务辅导和服务下,文一坚持诚信纳税、健康发展,而良好的纳税信用也成了企业加快发展的“金名片”。
李芬还表示,现在集团业务更加多元,财务核算也更复杂,但从“跑马路”到“走网路”,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办税却越来越轻松,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去年“双十一”,高梵品牌羽绒服销售额成功破亿,刷新了全市互联网销售单日纪录。安徽高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季晓春在回顾这一成绩时,肯定了税务部门的贡献。原来在税务部门建议下,高梵电商从2016年6月就上线使用电子发票系统。季晓春说:“给消费者快递发票每笔运费要6元,电子发票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支出。而且电子发票省时省力,在‘双十一’这样的销售旺季,我们更能专注于经营和销售。”
据介绍,高梵电商除了有面向消费者的B2C业务,也与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开展B2B业务。11月,高梵电商就向唯品会销售超过2000万元。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企业办理了发票增版和增量,进一步节省了企业的开票时间。
为实现更快更优发展,目前高梵电商正积极申请上市融资。季晓春信心满满,“得益于税务部门多年来的跟踪服务和风险提醒,公司财务健康、治理规范,而且在上市辅导期间,企业股权改革、合并重组等工作,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税收服务。”
扶持小微 护航民企茁壮成长
2018年5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提高到500万元,合肥千高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全市首批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公司发展正处于爬坡期,资金比较紧张,转为小规模将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千高原负责人周利平介绍,2017年公司缴纳增值税17.4万元。如果按小规模3%征收率计税,该公司只需缴税7.73万元,直接减税9.67万元,降幅达到55.57%。
“一般转小”政策也让荣事达智能家居双创中心的创客们备受鼓舞。经测算,去年平台上年销售额80万~500万元的项目有7家,“变身”小规模纳税人将为创客减少税收成本53万元。
巢湖市永安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也是纳税信用A级企业。永安新型建材经营稳定,发展良好,但去年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资金链变得日益紧张起来。近期,公司成功向巢湖市工行申请了一笔150万元的“税融通”贷款。公司负责人倪修齐表示,“真没想到纳税信用的‘含金量’这么高,从申请到贷款获批,总共不超过10个工作日。”
为纾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目前,税务部门与全市近20家金融机构合作,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税融通”贷款。2018年1至9月,全市317户小微企业成功获得了2.93亿元“税融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