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新税务“新”在哪儿
发布时间 : 2018- 07- 25   08 : 19 来源 : 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18-07-25  A3版

郑刚 蔡晓璐 本报记者 许蒙亚

 各级新税务机构挂牌以来,各项改革措施加速推进,“新税务”带给纳税人全新的办税体验。

 “一把尺子”测出风险全貌

 安徽华景建设有限公司下设13家分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庞大的规模与复杂的业务,决定了涉税业务的种类繁多和潜在的税收风险巨大。“企业规模做大后,最关注的不是需要缴多少税,而是税收风险的防控。”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刘仁红说,“以前国税部门检查只检查国税业务,地税部门检查只检查地税业务,有时候执法的标准还有差异,企业很难从税务部门那里得到自身的税收风险全貌。”

 与刘仁红有着同样感受的财务负责人不在少数。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经营范围广泛、交易形式复杂,客观上容易形成税收风险聚集。

“防范税收风险既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更离不开税务部门的辅导。”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院长万青教授说,“国税地税合并的一个显著成效就是税收执法标准和口径更加统一,税务检查更加全面透彻,税收风险的预警、识别更加精准,从而为企业更加专注、精准防控风险提供了可能。”

 没有“选择”的惊喜

 习惯了“国税业务请拨1,地税业务请拨2”的语音提示,突然有一天不再提示。六安圳阳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张瑞还以为电话打错了。提示的消失正是源于此次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一项重要措施——“一键咨询”,纳税人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时,不需再作复杂的选择,一键直通,一人通答。

 这个小小的变化,给纳税人带来的却是咨询渠道更畅通、问题解决更彻底。“现在许多涉税业务比较复杂,一项业务既可能涉及国税,又涉及地税,无论是选择1还是选择2,都难以得到全面的答复。”张瑞告诉记者,他就经历过12366国税、地税座席解释不一致的尴尬。六安市税务局自今年5月实现12366“一键咨询”后,这样的尴尬就成为历史。原国税、地税的12366两路人马合二为一,这群税收业务的“代言人”加班加点学习业务,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了各自的短板,实现一人通答全部业务。

 特殊“烦恼”的消除

 六安经济开发区某企业是保密单位。作为纳税人,他们有着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殊“烦恼”,由于企业内部不能联网,很多涉税业务就必须到办税服务厅办理。“以前每次办税都要经历一次烦恼。”该企业办税会计王培珍感慨众多,她几乎见证了近年来办税服务厅的所有变化。从东奔西走到同城通办,从“一厅通办”到“一窗通办”,王培珍不仅仅感受到了办税服务的空间变化,更感受到办税服务质的飞跃。

 自今年4月开始,六安市税务系统大力推进“一厅通办”,全市22个办税服务厅在两周之内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实现“一厅通办”。一气呵成的办事流程,令纳税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税务机构改革释放的巨大便利。

 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局长惠群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纳税人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大“放管服”改革效应,让纳税人充分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