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减税降负为安徽实体经济添后劲
发布时间 : 2018- 07- 16   11 : 12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2018-07-09  B2版

本报记者 许蒙亚

优惠政策伴企业成长

“2000年我们厂成立时,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18年来,我们不断壮大,现在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这其中离不开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负政策的支持。”安徽省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厂财务负责人柴化明激动地说。

说起这几年的纳税情况,柴化明如数家珍。2008年以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纳入抵扣范围,当年购进设备1846万元,抵扣了313.8万元;从2012年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项税抵扣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累计减税近百万元;2018年5月,增值税税率下调,预计企业今年减税将达50多万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率先行动,持续减税降费,减轻实体经济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其中增值税系列改革影响深远。安徽财经大学教授经庭如说:“在推进增值税转型数年后,2012年安徽省落实营改增试点,2016年5月营改增改革全部到位。最近两年,又两次降低增值税相关税率等。增值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带动了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拉动了消费上升。”

“回顾这10年增值税改革,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税负降了、成本减了。在政策利好下,企业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厂总经理王建说。

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铜陵安特民爆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销售民用爆破器材为主业的小型企业,至今已创办11年。该公司总经理章云说:“今年,国家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标准从年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按去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8.1万元,但今年只需缴纳企业所得税7.2万元。”

近年来,我国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标准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提高到6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直到现在的100万元。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同时,自2015年起,国家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推广至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推动了试验区创新发展,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自2017年起,在安徽等地试点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

五河县一文具店老板乔云侠介绍说,2006年该文具店的月销售额为3500元,低于5000元的增值税起征点,不用缴纳增值税。随着文具店的经营不断扩大,2012年月销售额已达2.4万元。但自2014年10月起,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了3万元,这让乔云侠每年能省下7000元~8000元。

蚌埠市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近4.5万户,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只有2049户,95%以上的个体工商户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为创新研发注入动力

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位于革命老区六安市,主营齿轮箱及配件开发、制造、销售。该公司最新研发了新能源汽车传动箱,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变速箱,从研发设计到核心零部件生产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化。在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关键指标方面,已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

之所以在创新方面有这样不俗的成绩,除了企业不断“加码”的研发资金推动以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也至关重要。

“像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营改增等政策,在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司财务总监孙彪说。

 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多大?孙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企业近3年投入1.4亿元研发资金来计算,按照税收优惠的加计扣除政策,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多扣除7000万元,这就相当于降低了缴税基数。再加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以前的25%降低为现在的15%,双重优惠之后,为他们节省了2000万元的支出,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