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降低企业成本。为充分发挥“税改”对经济增长的牵动作用,安徽率先在全国推进多项减税降负政策落地,通过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松绑”助力。
【出镜】这里是安徽星瑞齿轮传动公司的生产车间,我身边正在生产的是企业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的传动箱,也就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变速箱,它从研发设计到核心零部件生产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化,在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关键指标方面,已经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水平。
这种全新研发的传动箱,主要是为江淮汽车最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车“爱意为7S”做配套。包括这种新产品在内,安徽星瑞齿轮公司自去年以来已经开发了20多项。之所以在创新方面有这样不俗的成绩,除了企业不断“加码”的研发资金推动以外,省市政府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各类支持和引导政策也至关重要。
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孙彪
像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营改增等政策,在我们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税收优惠的政策到底有多明显?孙彪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企业近三年投入1.4亿元研发资金来计算,按照税收优惠的加计扣除政策,1.4亿元当中的50%,也就是7000万元资金都可以在他们应交的所得税当中扣除,这就相当于降低了缴税基数,再加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以前的25%降低为现在的15%,双重优惠之后,一下子为他们节省了2000万元左右的支出,极大地缓解了现金流。
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世林 把这些税收政策的“红利”用于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产品技术进步,到2020年整体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2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 以减税降负为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敢为人先,“快马加鞭”地推进了一系列税费改革。2000年,安徽率先在全国试点农村税费改革,并于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12年,首批纳入“营改增”试点,4年之后,这项改革在全省全面落实;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推广至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随着试点深入,从2017年起,安徽的初创型创新创业类企业70%的投资额,都可以纳入到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抵扣等等……得益于这些政策,以生产光伏组件为主的合肥中南光电公司这几年每年都可以拿到上千万元的“减税红包”,特别是“营改增”以后,像“新增不动产”等都被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减税力度更大,企业因此乘势而上,今年增资50亿元扩建了新厂房。 合肥中南光电公司董事长 郭万东 通过这几年国家税务政策的调整,我们的税负下降的幅度超过了40%,产品创新进入到一个爆发期,营收增长年均30%-40% 通过深入落实减税降负政策,现在,全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元增加到目前的3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从年纳税所得额3万元,增加到100万元,仅营改增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减税320.6亿元,超过98.7%的纳税人税负下降。由于税改“红利”的释放,直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进而又为经济增长更好地涵养了“税源”,2017年,全省税收收入达到3756亿元,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数字仅为12亿元,税收管理也全面实现了“全程网上办、一次不用跑”。 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副局长 倪廷辉 下一步,安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国地税机构合并为契机,着力构建更加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