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A2版
黄健 本报记者 许蒙亚
中国有数以万计的茶企,但发展规模不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小罐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在短短不到两年内,“小罐茶”在全国开了300余家店,跻身中国茶品牌前三强,2017年零售额更是突破10亿元,缔造了一个传统行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神话”。
最近,安徽省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国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小罐茶”短短2年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
“为选择厂址,我跑遍了全国主要茶产区。在黄山投资,除了因为黄山一流的生态环境,我最看中的还是好的政策环境。”杜国楹说。
2016年,黄山小罐茶公司成立后,开始研发自动化罐装线,当年底,研发成功投入生产,当年销售额达5.6亿元,纳税近6400万元。
黄山小罐茶公司财务经理李光说:“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们同时启动了研发计划和品牌推广计划,投入的巨额资金让我们一度喘不过气来。”2017年,公司享受到广告费扣除8487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200万元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节约了建设资金,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和项目建设进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这笔资金及时用于研发创新和广告推广,为“小罐茶”迅猛崛起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5月1日,增值税税率下调给“小罐茶”的发展再次“添把火”。“新政策来得太及时了,税率下降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很直接。不要小瞧这一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我们能减税50多万元。”李光说。
“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让中国出现一个影响世界的茶叶品牌。税收政策的一路扶持,让我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杜国楹说。
他透露,今年公司将全力建设“小罐茶”运营基地,新建6条~8条独自研发的现代化自动化罐装线和自动立体仓储系统,按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工厂,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计划明年七八月份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
同“小罐茶”一样,黄山市众多小茶企也是这次增值税改革的受益者。“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直接降了一大截!”刚刚办理完一般纳税人转登记手续的孙义顺安茶厂法定代表人汪珂说。
同样的情形还有黄山谢裕大茶叶有限公司。“谢裕大发展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了,期间经历了产品滞销、股份改制等大风大浪,税收改革始终助力我们破浪前行。就拿核定扣除政策来说,累计为我们带来超千万元的进项抵扣。”黄山谢裕大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说,“这次增值税税率下调,我们预计全年减税230多万元。”
从“小罐茶”到“谢裕大”,黄山茶叶从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的共存,品牌之路越走越宽。2017年,黄山茶业综合产值达132亿元,茶叶出口额占全国12%、全省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