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A4版
丁伯凌 记者 许蒙亚
晚秋的安徽省定远县藕塘镇冉周村头,温氏养猪场门口运送饲料的小货车一趟又一趟地跑着,光伏发电设备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确保路边100座路灯晚上辛勤“工作”。村民们共享着扶贫攻坚的成效,脸上写满笑容。
“在滁州市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村一年一变样。你肯定想象不到3年前冉周村的样子,‘断头路’遍布,没有路灯,晚上黑漆漆的。全村856户人家,有168户贫困户,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和五保户老人,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整个就是‘空壳村’。”站在村头,冉周村村支书张松忍不住感叹。
冉周村位于藕塘镇西部,过去一直是藕塘镇贫困村。2014年10月,滁州市税务局干部钱传荣作为全市第六批选派扶贫干部,被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我和8个村干部共用一张大圆桌子办公,村里的扶贫任务重,我当时感到压力很大,真有点担心无法完成扶贫任务。”钱传荣回忆起刚来时的情形。面对困难,原滁州市国税局副局长袁家明鼓励他:“困难再多,压力再大,都不要急,单位做你的坚强后盾。”
于是,那张大圆桌,陪伴了钱传荣3年,白天见证他和村干部一起在桌前讨论村里发展规划,晚上见证他点蜡烛,挑灯夜战起草发展规划。3年来,他每天都要到田间查看一下庄稼长势和引水灌溉情况,研究土路的维修改造进展,到低保户和五保老人家中坐坐,和他们聊天、问需求,再汇总后和村里干部开会商量对策。一有空,就往乡镇和县城跑,争取项目和资金落户冉周村。节假日,他也常常留守在村里,梳理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
“没想到小钱干事是把好手,走访细、工作实,贫困户和村里干部都对他非常满意。”冉周村村支书张松对钱传荣印象非常深刻。
3年多时间过去,村里贫困人口减少到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7%,各项指标均达到脱贫标准,2017年底经过审核验收,全村顺利摘除贫困村的帽子。不仅如此,钱传荣还帮村里争取到各项扶贫资金1670余万元。投资新建的村级温氏养猪场、村级烘干机项目和花生色选机项目,让村里一些贫困户创业和就业有了保障。新建的小曹拦河坝工程、两座村级提水泵站、23.6公里的村村通及组组通公路、光伏发电设备以及改造的电网,让村民再也不用担心春耕秋收无电可用,也不担心走夜路了。贫困户中有36户申请到“雨露计划”及各项教育补助,有58户申请到特色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9户申请到农村“小额信贷”资金、8人申请到公益性辅助就业岗位。这些实实在在的扶贫成绩犹如“雪中送炭”,让村民看到走向富裕的希望。
无独有偶,在凤阳县大余庙村的余泽洪家中,乡邻围坐在一起,听国家税务总局凤阳县税务局扶贫干部张坤讲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保政策。余泽洪激动地说:“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和税务部门无微不至的关怀。县税务局先后捐助村里4万元,现在又上门讲解了这么多好政策。我一定要自力更生,争取早日摆脱贫困!”
据了解,近年来,滁州市税务系统先后派出扶贫干部300余名,成立72个扶贫村工作组,组织986名干部注册为“中国社会扶贫网”会员。
“脱贫攻坚重在长效。我们将完善‘一户一策’产业扶贫措施,鼓励扶贫对象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为项目建设和种植养殖方面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让帮扶对象心中有数,脱贫有望。”国家税务总局滁州市税务局局长张昌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