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B3版
倪廷辉 姚银虎 汪浩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支持各类经济主体稳定发展。今年前10个月,全省税务部门共减免各项税费921.8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同期税收收入增幅快4.7个百分点。其中,鼓励高新技术类企业优惠111.8亿元,占优惠税费总量的12.1%。
税收优惠力度大
减免税额增长超四成。安徽省鼓励高新技术类企业减免税额111.8亿元,同比增长41.3%。从企业覆盖面看,全省享受鼓励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216户,覆盖面为74.6%;减免税额达500万元以上的有277户,覆盖面为6.4%。从税种看,减免税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42.3%,占比为93.5%;其次是增值税,减免税额6.5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他税种减免税额只有0.3亿元。
地区集聚程度较高。享受减免税额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合芜蚌示范区和皖江城市带。其中,合芜蚌示范区享受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税额71.2亿元,占全省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税额的63.7%。分市看,合肥减免税额47.3亿元,芜湖减免税额21.5亿元。
重点行业享受优惠明显。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税涉及77个行业,其中减免税额达亿元以上的有20个。其中,计算机制造和电气器材制造2个行业减免税额超过10亿元,汽车制造、软件服务、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化工和建材等6个行业减免税额在5亿元以上。
民营经济为政策惠及主体。民营经济享受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的企业有7145户,减免税额88.1亿元,同比增长36.9%,在全省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税额中占比为79.7%,户数占比为94.9%,成为享受鼓励高新技术减免税最广泛的市场主体。
行业发展不均衡
行业发展不均衡导致优惠政策效力释放不足。一是发展存在空白,使享受政策不理想。目前,国家鼓励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共有29项,全省企业仅享受19项。其中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项减免93.6亿元,在全省鼓励高新技术税收优惠中占比达83.7%。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享受面很小。二是部分产业发展力不强,使享受程度偏弱。新办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全省享受企业只有111户,减免税额3.8亿元;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全省享受企业只有26户,减免税额1538万元;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减免税额仅106万元。三是孵化器企业享受政策少。目前,该省孵化器企业有61户。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企业有47户,享受免税的有17户,年优惠税款只有800万元;省级孵化器企业有14户,均未能享受优惠政策。
企业创新投入与京沪差距明显。2017年,尽管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11.6%,但从营业规模看,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比2016年下降0.1%,年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比2016年增长0.1%,说明中小型规模企业增加较多。合肥与北京、上海同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研发费用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效益不均衡。一是盈利户数少,增速落后。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实现盈利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371户,占全省高新企业户数的54.9%;实现企业所得税68.7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全省企业所得税增幅15.3个百分点,占全省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的9.5%。二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从盈利企业看,大多数集中在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三是合芜蚌示范区内发展不平衡。合肥、芜湖表现优异,高新技术减免税额分别为47.1亿元和21.5亿元,在全省居前两位。蚌埠高新技术减免税额只有2.4亿元,在全省居第八位。
精准扶持解难题
——建立综合考核指标,监督优惠资金用途。建议政府强化对各地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的考核监督,设置与科技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考核指标,与财政奖补资金挂钩。对没有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要积极引导企业完善发展模式,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
——地方财政多措并举,注入创新活力。一是积极争取授权,对省级科技孵化器企业比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企业,享受同等税收优惠,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二是对暂时无法争取到免税政策的,按照实际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由财政给予返还。三是制定创业贷款担保贴息、房租补贴、初创期人力成本补贴等财政补贴措施,降低创业成本,为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注入活力。
——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创新企业经营难题。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地方附加税费在增值税主税退税时给予财政返还。及时调整降低社保费率,确保企业负担只减不增。借鉴北京、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经验,建立政企联动机制,及时掌握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
——聚力扶持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建议政府精准扶持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软件、集成电路光伏等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出一批“独角兽”企业。对以上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优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便及早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推动中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选“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