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优化税收政策 鼓励科技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发布时间 : 2020- 05- 26   10 : 19 来源 : 央广网 字号 : []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记者 高艺宁)在机场和车站,红外测温仪在不知不觉间测量着乘客体温;无人机在公路上空盘旋,代替人工进行空中指挥;AI机器人在医院“上岗”,帮助医生查看CT,为患者分发药品……疫情期间,“新基建”的作用正在显现,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抗击疫情的一支“硬核”科技力量。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之一便是“新基建”。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年提交了五份书面建议,“新基建”是其中关键词之一。作为来自人工智能产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刘庆峰结合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还呼吁,持续优化税收政策,鼓励科技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鼓励创新:优化税收政策

  受疫情影响,众多科技企业遭遇短期经营困难。刘庆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何帮助科技企业渡过难关,留住人才,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新课题。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都在用各自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科技企业也高度重视期权激励来保障其高端人才可以伴随企业长期发展。”借鉴“他山之石”,刘庆峰认为,促进科技创新,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相关税收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上市公司人才激励成效,使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刘庆峰看来,这些政策对激发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中,股权激励个税处理、无形资产摊销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优化的问题。“目前无形资产摊销的基本规定是年限不得低于10年,随着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迭代周期不断变短,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变革甚至比‘摩尔定律’还要快,很多无形资产实际使用年限根本无法到10年。”

  为此,刘庆峰在建议中提出,将现有规定中的“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修改为“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2年”,鼓励科技企业在防止“卡脖子”的源头核心技术上,敢于对无形资产进行投入,促进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服务教育:助力师生减负 实现因材施教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师生减负问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刘庆峰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相关研究数据,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平均值为54.5小时,全年作业批改量达1.2万本。过重的负担,导致教师没有时间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个性化教学。“我们曾统计中国学生过去两年35亿次作业,发现学生日常作业中60%的题目为无效重复练习,学生也因大量作业产生厌学和焦虑情绪。” 刘庆峰介绍说。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师生减负,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刘庆峰说,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成熟,使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模式创新前景广阔。如将智能批改技术应用到教师日常作业批改中,教师作业批改时间可减少50%-70%;通过智慧课堂等产品,乡村孩子也可以上城市里的名师课程,与教师实时互动。

   刘庆峰呼吁,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加大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师生减负、促进因材施教的相关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工作。

  赋能医疗: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对于当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和“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结构性问题,刘庆峰也在持续关注。他在建议中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健康医疗产业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

  人工智能在抗疫工作中大显身手,成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之一。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北京、湖北等30多个省市通过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重点人群排查、宣教和无接触式疫情相关数据的采集,累计服务5900万人次,筛查出伴有发热症状居民3.6万人,流行病学史阳性4.7万人。

  刘庆峰在实践中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疗,是补全基层诊疗服务短板,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等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使现有成果尽早在一线推广,服务民生,刘庆峰建议,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推广,呼吁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专项支持,在“新基建”和“十四五”规划中给予优先立项。同时,他还建议将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助力扶贫:既要解决“就业” 更要解决“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刘庆峰认为,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

  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可在 “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五个方面发挥作用。

  刘庆峰向记者介绍,通过“技术扶贫”,可以“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通过“就业扶贫”,可为贫困地区提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会,为当地产业发展持续“造血”;通过“教育扶贫”,让人工智能走进偏远山区,助力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医疗扶贫”,运用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通过“推普脱贫”,用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

  “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的主力军,也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刘庆峰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高艺宁)在机场和车站,红外测温仪在不知不觉间测量着乘客体温;无人机在公路上空盘旋,代替人工进行空中指挥;AI机器人在医院“上岗”,帮助医生查看CT,为患者分发药品……疫情期间,“新基建”的作用正在显现,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抗击疫情的一支“硬核”科技力量。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之一便是“新基建”。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年提交了五份书面建议,“新基建”是其中关键词之一。作为来自人工智能产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刘庆峰结合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还呼吁,持续优化税收政策,鼓励科技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鼓励创新:优化税收政策

  受疫情影响,众多科技企业遭遇短期经营困难。刘庆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何帮助科技企业渡过难关,留住人才,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新课题。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都在用各自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科技企业也高度重视期权激励来保障其高端人才可以伴随企业长期发展。”借鉴“他山之石”,刘庆峰认为,促进科技创新,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相关税收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上市公司人才激励成效,使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刘庆峰看来,这些政策对激发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中,股权激励个税处理、无形资产摊销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优化的问题。“目前无形资产摊销的基本规定是年限不得低于10年,随着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迭代周期不断变短,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变革甚至比‘摩尔定律’还要快,很多无形资产实际使用年限根本无法到10年。”

  为此,刘庆峰在建议中提出,将现有规定中的“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修改为“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2年”,鼓励科技企业在防止“卡脖子”的源头核心技术上,敢于对无形资产进行投入,促进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服务教育:助力师生减负 实现因材施教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师生减负问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刘庆峰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相关研究数据,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平均值为54.5小时,全年作业批改量达1.2万本。过重的负担,导致教师没有时间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个性化教学。“我们曾统计中国学生过去两年35亿次作业,发现学生日常作业中60%的题目为无效重复练习,学生也因大量作业产生厌学和焦虑情绪。” 刘庆峰介绍说。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师生减负,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刘庆峰说,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成熟,使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模式创新前景广阔。如将智能批改技术应用到教师日常作业批改中,教师作业批改时间可减少50%-70%;通过智慧课堂等产品,乡村孩子也可以上城市里的名师课程,与教师实时互动。

   刘庆峰呼吁,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加大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师生减负、促进因材施教的相关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工作。

  赋能医疗: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对于当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和“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结构性问题,刘庆峰也在持续关注。他在建议中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健康医疗产业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

  人工智能在抗疫工作中大显身手,成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之一。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北京、湖北等30多个省市通过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重点人群排查、宣教和无接触式疫情相关数据的采集,累计服务5900万人次,筛查出伴有发热症状居民3.6万人,流行病学史阳性4.7万人。

  刘庆峰在实践中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疗,是补全基层诊疗服务短板,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等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使现有成果尽早在一线推广,服务民生,刘庆峰建议,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推广,呼吁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专项支持,在“新基建”和“十四五”规划中给予优先立项。同时,他还建议将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助力扶贫:既要解决“就业” 更要解决“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刘庆峰认为,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

  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可在 “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五个方面发挥作用。

  刘庆峰向记者介绍,通过“技术扶贫”,可以“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通过“就业扶贫”,可为贫困地区提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会,为当地产业发展持续“造血”;通过“教育扶贫”,让人工智能走进偏远山区,助力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医疗扶贫”,运用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通过“推普脱贫”,用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

  “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的主力军,也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刘庆峰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